關閉
追蹤文化+

讓廢墟再生 劉耕名重現永樂座精神

百年前的大稻埕永樂座,文人雅士齊聚一堂;百年後的Bito永樂,繼續在這裡用設計發揮創意與美學
2020/1/18
文:趙靜瑜/攝影:吳家昇/照片提供:Bito甲蟲創意

很多緣分,彷彿冥冥中都是注定好的,你會隨手翻閱哪一本書,找到哪一棟房子,你會參加哪一場盛宴,會認識那些人,事後回想,只要當初稍微恍神,時間差了那一秒,就會永遠錯身而過。

空間也是,有些場域其實就是第一次來,覺得似曾相識,宛若夢境重現或前世來過,那是一種無以名狀的熟悉感,也是一種命定。

喜歡老房子 愛上大稻埕

去年4月,動態影像設計公司Bito甲蟲創意落腳台北大稻埕的迪化街一段46巷一棟轉角透天獨棟樓房,這是Bito甲蟲創意創辦人劉耕名第4次辦公室的搬遷。

劉耕名偶然經過看到房東正在整理整棟樓,裡面不是老屋兩個字可以形容,根本就是個廢墟,正在「被打掉中」,整棟只剩樓地板,露出紅磚與斑斑駁駁的老漆,窗戶則是完全被拆掉,整棟幾乎是大片裸露,接近裸胚的狀況,這樣的「空」,卻讓劉耕名內心暗喜,打從心裡有了更多對於這個的空間的想像與可能性。

「這正是我最喜歡的辦公空間。」劉耕名說。在紐約求學兼工作將近9年,好的空間影響他的創作很深,「我在紐約的辦公室是屠宰場廠房改建的,外觀是非常優雅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裡面光是挑高就有5到6公尺,我很習慣在那樣的挑高開放空間工作。」

導演劉耕名成長於台北萬華,立志當昆蟲學家,推甄台大昆蟲學系。畢業後赴紐約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 攻讀電腦藝術創作碩士,畢業後曾為Brand New School等多家紐約工作室創作動畫,後任職Suspect工作室資深美術指導。

2006年初試啼聲,以首支動畫短片Travel Dairy拿下Adobe設計成就獎首獎,其後多支作品獲逾50個世界影展及奬項肯定,並在紐約TED公開播映。服務客戶包括Facebook、Nike、MTV、Peps­i等國際企業。返台成立Bito,作品包括世大運宣傳影片、金曲獎頒獎典禮視覺統籌等,深獲人心。

好設計來自好生活

劉耕名說,不是騙人的,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以上,如果沒有好的工作空間,絕對不會有甚麼源源不絕的創作力。劉耕名認為,美感不是學來的,是浸淫來的,「每天的生活受到這些美學影響,你天天看見,就會自然而然學習,那就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是我對於我工作夥伴的責任,我想要辦公室夠好,讓夥伴們可以一起把工作的地方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是我認為的,好設計來自好生活。」

顧不得八德路的辦公大樓辦公室押金必須沒收,還有一筆才剛付完的裝修費,劉耕名直接放棄,租下了這個荒蕪的樓房,重新開始設計,一步步朝他心目中的辦公室空間前進。

這一進駐不得了,就有鄰居來分享,劉導與Bito團隊才知道,這個樓房不只前身是紡織工廠,百年前可是大名鼎鼎的永樂座戲院後台。

從Google街景擷圖可以看見Bito‧永樂這棟樓房過去獨棟透天厝的樣貌。(摘自Google街景圖)
Bito‧永樂是棟透天厝,內外都像是廢墟,只剩樓地板,露出紅磚與斑斑駁駁的老漆,窗戶則是完全被拆掉,整棟幾乎是大片裸露,接近裸胚的狀況。(照片提供:Bito.永樂)

距今現在一百年前,台北的大稻埕是台北人文發展薈萃之地,更是一個浪漫的年代,呼應世界的「黃金年代」文人雅士齊聚一堂,迪化街一段46巷內正是昔時大稻埕茶葉大亨陳天來投資興建的多功能「永樂座」劇場,除了演戲,還可以集會,是當時台灣最進步時髦的娛樂場所。

劉導與團隊開始做研究,原來第一次台灣創作流行音樂,從這裡開始。第一次台灣製作電影,從這裡開始。珈琲店(喫茶店)和女給(女服務生)文化,從這裡開始。台灣人的劇院,從這裡開始。西服洋裝,從這裡開始。思想、人文、藝術與時尚,都從這裡開始。

這裡,是大稻埕。

在這裡,台灣從海外輸入新知,台灣也從這裡輸出茶、南北貨與布料,百年前的這裡,已經是一個傳統與現代、舊與新的衝撞與進化的場域。「永樂座」的誕生見證了許多第一次,讓許多原本以為的不可能,成為可能。

「真的是很偶然發現了這個連結,我想像百年前的這裡就像是現在的華山,文人雅士齊聚一堂,百年後的我們,則是用設計繼續發揮創意與美學,這裡是動畫及影片設計公司的辦公室,透過科技與動態影像當代手法,將百年前永樂座的精神在這裡重生。這也是我們自許的使命。」

把最好的視野留給工作夥伴

劉耕名將這4層樓加頂樓加以安排,1樓是會議室跟展覽空間,2樓是品牌部門,3樓是設計部門,最好的視野在4樓,他把交誼空間放在4樓,留給夥伴們隨時可以上去煮咖啡,討論與分享;頂樓則是小花園天台,「這真的會讓我想起我在紐約的生活,我也希望我的工作夥伴跟我一樣,在好的空間工作,生活,這份美感傳遞出去。」

劉耕名與一石設計合作,讓空間自己說話,「我們把每一層的功能想清楚,設計是要服務人的,不只是漂亮就好,是要真能落實在使用之中。」不用材質堆砌裝潢,劉耕名就是把空間整理乾淨,把窗戶裝回去,把水電整理好,他沒有花很多錢在室內,但是他用了很多預算在外牆立面的美觀,「台灣人就是屋外看起很來很醜,但是屋內裝潢得富麗堂皇,我希望為台北這座城市的立面做一些貢獻,這是我很在乎的事情。」

Bite‧永樂的3樓是設計部門,透過動線的設計讓工作夥伴可以自然使用整棟樓的空間,展現創意的流動。(照片提供:Bito.永樂)

外牆立面完整 重現建築時代美感

由於這棟建物本身的結構,在樑柱、牆面邊界等都是「斜線」,在如何持續視覺的平衡感的同時,也將這些斜線下的空間畸零地有效運用,再加上為了保持立面的完整感,劉耕名犧牲自己的空間,把所有的冷氣都放在頂樓,巧妙地讓這些冷氣管線的線條收集與牆面和天花板的路線,交織出新的視線,冷氣也不需要外掛,不會破壞立面的完整性。

劉耕名說,本來想保留磚牆,但是台灣的磚不好看,比較鬆,最後只留下一面牆,其他粉刷補強。整棟辦公空間保留了磨石子地板跟樓梯,其他家具則使用大量木頭材質建造,劉耕名說,這些磨石子地板全部都被三到四層油漆覆蓋,「可能有某一代的住戶認為磨石子不好看,每年都會重新上油漆,我們光是把這些油漆磨掉就磨了一個多月,才有現在這麼漂亮的磨石子地板。」

Bito‧永樂內裝視野通透,外牆立面則下重本整修,希望好看的立面可以為台北城做出一點美感的貢獻。(照片提供:Bito.永樂)

與老物件的相遇 就像在尋寶

「整個修建的過程,很像在尋寶。」劉導指著一樓充滿時代特色的圓柱,「這本來被包了好多層,但我們就是打掉拆掉,看它原來的樣貌,讓這些傳統的建築重見天日。」前後工程動工將近5個月才完成。

喜歡老東西與老建築,似乎已經成為劉耕名的慣性。他從小在龍山寺附近長大,周圍經常會封街、辦廟會,到處都有戲台可以看戲;附近還有復興大戲院,他還會溜去看午夜場,「我家樓下是打字行,做鉛字的;還有雜誌社,出版《農牧學刊》,小時候回家有時候家人不在家,就先去鄰居家等候,那些油墨的味道,鉛字的味道,等於是我童年的一部分。」

不知道是不是這些記憶使然,劉耕名到了紐約,如魚得水,因為紐約就是座新舊交雜的城市。劉耕名常常清晨五點去舊貨市場,挑東西看東西和攤商聊天,買到變成好朋友,「我很喜歡從舊貨、老雜誌甚至是海報,去了解那個設計背後的時代與意義,我不靠網路,我是靠實體。」

摸著、品著,劉耕名開始懂得挑選,現在辦公室內有一些收藏,都是那時候入手的,「賣舊貨是一種策展的概念,紐約人的品味都挺好,長輩過世之後,慣常把這個主人家的東西都清出來,尋找懂得欣賞的新主人,這些舊東西的展出,其實就是這個人的人生策展,我也學到非常多。」

隱形的文化連結

承租進駐到今年4月就滿一年,這個被劉耕名命名為「Bito永樂」的辦公空間,去年10月還拿到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主辦的「2019台北老屋新生大獎」技術特別獎,得獎理由是「友善對待臨近老房子,將相關設備集中整合內部管道間移至屋頂放置,室內則採大面開窗讓室內與外部環境有得到良好的視覺連通,也有效呈現老屋原本的建築風貌。」得獎固然不在想像之內,但這也的確是劉耕名的堅持。

劉導說,大稻埕這裡真好,有太多的創意,「只要夥伴們有點打結,我都讓他們出去走走,整個迪化街就是美術館啊,那麼多招牌上的老字體,那麼多廟宇,都是很適合思考與刺激。」劉耕名常常跟同事從的迪化街一段走到二段,邊走就會釐清很多事情,也可以互相分享。

知道這裡是昔日的永樂座之後,劉耕名總覺得無形中有傳承之感,他說百年前整條西寧北路是一條人工運河,南來北往,集散各地南北貨;李臨秋的故居就在這間斜對面,這位台語創作歌謠詞家也是因為在永樂座當「工友」,因緣際會成為台語創作歌謠市場主力。

時局幾度變遷,永樂座因經營發生困難,在1960年代關閉,拆樓,時髦的娛樂場所變成布市,再變成紡織小工廠,從絢爛逐漸歸於平淡。百年之後無意間駐足同一地點的Bito‧永樂,同樣在做的也是文化與創意,只是形式不同,這種隱形的文化連結,以當代面貌再現的創意,也是冥冥之中早就註定了的緣分。

(本文主照:整棟樓最好的視野在4樓,導演劉耕名交誼空間放在4樓,留給夥伴們隨時可以上去煮咖啡,討論與分享。照片提供:Bito.永樂)

172.30.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