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海.天.貓.夢:瀨戶內藝術祭跳島紀行

荒涼的小島因為藝術祭而活絡,重新找回作夢的勇氣
2019/9/6
文:鄭景雯

從台灣前往瀨戶內藝術祭,最快的方式是從桃園直飛位在香川縣的高松市,想要走看瀨戶內藝術祭的藝術品勢必得搭船,初次造訪瀨戶內藝術祭的旅客,多半會先從東部的小島開始玩起,並且居住在高松市的旅店,每天前往一、兩個島嶼,大約傍晚再回到高松市,因而被稱為「跳島」。

瀨戶內海上有著大大小小的島嶼,瀨戶內藝術祭串連東、西部共12個島,民眾搭著船班到不同的島上看藝術品,因而被稱為「跳島」。

【東部的島】直島/犬島/豐島/男木島/女木島/大島/小豆島


【西部的島】本島/沙彌島/高見島/粟島/伊吹島

因應瀨戶內藝術祭的觀光客造訪,船班、島嶼上的巴士也有相對應的班次,跳島之前可先查詢船班、接駁巴士,行程若排得緊湊,一天也可能跳到3個島,每個島嶼上幾乎都有「必定造訪」的藝術品,初次到訪的觀光客,多半也會先從瀨戶內海東部的島嶼開始跳島,在實際到訪前,文化+先帶著讀者造訪東部小島,來一趟紙上旅行。

直島

。草間彌生《紅南瓜》(Red Pumpkin)

紅南瓜位在直島港口邊,還沒下船就能看見,相較另一個《黃南瓜》就沒那麼好找,位在倍樂生之家園區(Benesse House complex)旁的上山小路,必須走一小段才能找到,不過這就是瀨戶內藝術祭有趣的地方,觀光客手中拿著地圖,必須像尋寶一樣按圖索驥,在迷路、找路之中感受藝術魅力。

草間彌生《紅南瓜》(攝影:Daisuke Aochi)


。安藤忠雄《地中美術館》

地中美術館是直島的「鎮島之寶」,整座美術館由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以不破壞自然和風景,設在地下的美術館。雖然設在地下,卻從外界引入自然光線,不同時段、季節,都能呈現不一樣的風貌,無論造訪幾次,都能有新發現。

安藤忠雄設計的「地中美術館」,將建築物設置於地下,從高空中俯瞰,運用幾何圖形中的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基本元素,把建築作為藝術品的一環。(地中美術館提供)

為了呼應館內重要畫作莫內(Claude Monet)《睡蓮》,建築外兩旁的路還設有小池塘種滿荷葉,讓參觀者彷彿置身於畫作當中。

莫內《睡蓮》(地中美術館提供)

。大竹伸朗「直島公共澡堂"I❤湯 (I Love YU)」

日本人愛泡湯出了名,然而在直島卻沒有一間公共澡堂,大竹伸朗從第一屆瀨戶內藝術祭便把在直島設了一間澡堂,在馬賽克磁磚拼貼的外觀之下,這裡既是藝術品,也是能實際使用的澡堂。大竹伸朗希望藉由澡堂創造一個公共空間,讓在地民眾和觀光客在這交會,聆聽在地居民訴說關於直島的種種。

大竹伸朗「直島公共澡堂"I❤湯 (I Love YU)」運用馬賽克磁磚打造外牆,吸引人觀光客駐足。(攝影: Osamu Watanabe)
直島公共澡堂內部。(瀨戶內藝術祭提供)

豐島

。豐島美術館

豐島美術館出自建築師西澤立衛之手,走進豐島美術館,得經過一片樹林,當美術館乍現的那一刻,像是跨越到另一個時空,眼前流線型帶著未來感的建築,四周被梯田包圍環繞,以為這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飛碟。

豐島美術館四周都是梯田,身處其中有如天空降落的飛碟。(瀨戶內藝術祭提供)
豐島美術館有著流線型的現代結構。(攝影:Ken’ichi Suzuki)

然而美術館的構造看似簡樸,但卻又不簡單,長60公尺、寬40公尺,最高高度4.5公尺,如此寬闊的建築面積卻沒有一根支柱,讓人坐在其中能安心地仰望天空,感受大自然。

藝術家內藤禮在美術館創作「母型」,從天井灑落的雨水、從地面氣孔湧升的水珠,會相互聚合、分散、再凝結,置身在建築體內,必須要非常安靜,也因大夥都禁語,便能更切身地聽到水滴們互動的聲音,感受充滿哲理的氛圍。

內藤禮「母體」,從美術館內部湧出水來,即是「泉」。藝術與自然景觀融合,產生無限風情。(瀨戶內藝術祭提供)

。島廚房

由安部良設計的開放式餐廳,有著大屋頂屋頂環繞的外觀,民眾可坐在半戶外式的餐桌享用直島在地料理。島廚房的菜色由島上的女性居民與丸之內飯店大廚合作開發,使用大量當地產魚類、蔬菜烹調的菜色受到好評。陽台上也隨時舉辦音樂演奏、舞蹈或研習會等活動。以藝術與美食搭起人與人間的橋樑,成為島上的交流平台。

島廚房作為島上交流的平台。(攝影:Photo:Kimito Takahashi)

。Llobet & Pons「無人勝出─多重籃框」

藝術家Llobet & Pons把豐島地理外型,設計成大型的籃板,上面一共有六個籃框,適用於各種身高的民眾使用,然而在這座球場爭的不是誰輸誰贏,任誰都能創造新的投籃規則,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因為運動在這聚集,因為籃球,增添了互動。

Llobet & Pons「無人勝出─多重籃框」。(攝影:Kimito Takahashi)

小豆島

。崔正化「太陽的贈禮」

小豆島名稱雖有個「小」字,但其實並不小,面積153平方公里,相當於金門縣的面積,是瀨戶內海的第二大島。因為盛產橄欖又名「橄欖之島」,另有醬油、素麵等名產。韓國藝術家崔正化創作的王冠狀的橄欖葉雕刻作品「太陽的贈禮」,被永久置放於小豆島海岸邊,成為當地著名地標。陽光打在金黃色的圓環,閃爍之間躍出光芒,作品上還有島上小朋友刻下的心願,把對於未來的夢想寄託於作品之中。

崔正化「太陽的贈禮」被永久置放於小豆島海岸邊,成為當地著名地標。(攝影:鄭景雯)

。王文志「小豆島之戀」

台灣藝術家王文志為瀨戶內藝術祭製作了4件作品,2010年的「小豆島之家」、2013年的「小豆島之光」、2016年的「橄欖之夢」。2019年的新作「小豆島之戀」,創作靈感來自於一首島民皆知的歌曲「橄欖之歌」,王文志每次抵達小豆島港口,都會想起這首歌,歌詞內容描述少女戀愛的心情,王文志把戀人的愛情與小豆島的思念融為一體,意味著就算離開小豆島,人與人的關係、在島上一同度過的時光、歡樂痛苦與共享的記憶,卻不會遺忘。

王文志「小豆島之戀」,創作靈感來自於一首島民皆知的歌曲「橄欖之歌」。(攝影:鄭景雯)

。林舜龍「跨越國境•波」

「跨越國境•波」延續林舜龍2016年在小豆島的創作「跨越國境•潮」,作品運用小豆島在地竹子,集結當地村民與台灣志工的力量,台日一同到山裡砍伐八千多根竹子,實際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參與藝術創作。參觀者進到這個外型有如海底生物的藝術品內,彷彿回到母親的子宮裡,裡頭還有一根從天而降的繩子,像是孩子連結母體的臍帶,參觀者可用這條繩子來回盪鞦韆,回到孩童時期的純淨。

林舜龍「跨越國境•波」,外型像是海膽。(攝影:鄭景雯)

男木島

男木島因人口外移及老化問題,導致男木島上的居民,多半都是路邊的喵星人,因而有「貓島」之稱。通常跳島會將男木島、女木島排在同一天的行程,兩個島都不大,皆可以步行的方式看藝術品。島內山坡地較多,行走於巷弄小徑之間,有不少爬坡階梯,有種置身於九份的感覺。

男木島上處處可見到喵星人,也被稱為「貓島」,時常可看到貓咪悠哉地躺在路邊曬太陽,看了讓人好生羨慕。(攝影:鄭景雯)
男木島上沒有都市裡的急促繁雜,這隻貓悠哉地在堤防上漫步,彷彿在說:「你們太忙了!忙到連到了小島還要拍照。」(攝影:鄭景雯)

。Jaume Plensa「男木島之魂」

西班牙建築師設計的「男木島之魂」,位在男木島港口邊,建築體呈現半透明樣貌,屋頂組合了世界各國的文字,歡迎世界旅客的到來。

Jaume Plensa「男木島之魂」,作為男木島入口意象,迎接世界旅客到來。(攝影:鄭景雯)

。山口啟介「步行方舟」

作品設置在男木島海邊,創作靈感來自舊約聖經的諾亞方舟,為了讓作品融入大海藍天,四座山頭塗上白色與青色的方舟,將意圖渡海的步行姿態視覺化。

山口啟介「步行方舟」,位在男木島的海岸邊。(攝影:鄭景雯)

。TEAM 男氣「Takotsuboru」

自從瀨戶內藝術祭舉辦以來,有不少外移的男木島人返鄉居住,同時也有許多外地居民遷居至此,這群「新住民」多半是為人父母的年紀,由於兒童人數增加,原本已經關閉十多年的男木國中小以及男木保育所,在2014年又重新復校,2017年島上還增加了3名新生兒,2018年則是增加1名,藝術祭不只是讓地方創生,也給了在地區民返鄉的機會。

這件創作由自在地居民共同創作,為了傳承島嶼的歷史與文化,創作靈感來自於捕撈章魚的「巨大章魚壺」,不讓孩童忘記傳統。而在藝術祭期間,TEAM男氣也會舉辦「與海相關」的工作坊,帶著孩童用牛皮紙動手做出海裡生物,創造屬於兒童的遊戲空間。

TEAM 男氣「Takotsuboru」由在地居民共同創作,靈感來自於抓章魚的甕。(攝影:鄭景雯)
TEAM 男氣「Takotsuboru」由在地居民共同創作,甕裡頭是一隻大章魚。(攝影:鄭景雯)

女木島

日本古代傳說「桃太郎」是從桃子裡出生,桃太郎為了打敗給人類帶來痛苦的「鬼」,帶著狗、猴子、狩獵鳥朝「鬼島」出發,而這個鬼怪島的原型就是「女木島」,因而女木島又被稱為「鬼島」。

。「Oninoko Tile Project」

這件作品位在鬼之島洞窟,由3000名熱愛藝術的學生共同完成,以燒陶製作出數十個日本妖怪的臉譜,對應鬼島傳說。

「Oninoko Tile Project」由3000名熱愛藝術的學生完成的作品(攝影:Keizo Kioku)

犬島

犬島面積很小,島上只有約60個島民,且島上沒有任何交通工具﹐遊覽犬島的唯一辦法就是走路。為了把日漸荒廢的老舊村落活化﹐犬島把一幢過百年歷史的錬銅場廢墟,改建成紀念日本文豪三島由紀夫的博物館「精煉所」。並且由建築師妹島和世與知名策展人長谷川祐子合作,推出「家計劃」(Art House Project)﹐把藝術融入舊村﹐不時舉辦藝術祭﹐引來了不少愛好藝術和建築的旅客。

妹島和世在老舊的村裝內建了六幢建築物﹐作為展示藝術品的空間。除了一個小涼亭外﹐其餘五幢建築都以英文字母命名﹐分別是F邸、S邸、A邸、C邸和I邸。當中三間是木結構的尖頂建築﹐而另外兩幢則是以透明亞克力纖維板構成的屋子。

「家計劃」F邸(F-Art House)。(攝影:Takashi Homma)
「家計畫」S邸(S-Art House)由藝術家Haruka Kojin創作,在透明壓克力牆延綿的藝廊內,設置由無數大小及焦點不同的圓形鏡片,參觀者從外圍走去,能見到鏡片中反射出的不同村落風景。(攝影:Takashi Homma)
172.30.14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