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的代價
林郁婷成功打下台灣拳擊隊史第一面奧運金牌,回台後幾乎天天都有行程,甚至一天都不止一個行程,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群眾熱情擁戴……
成立近一世紀的中央書局,1925年由莊垂勝發起,1927年以募股形式成立。這裡曾經是台中仕紳聚集閱讀,獲取新知、交換理念的空間場所,1930年後,也曾經發行帶有政治色彩的雜誌《南音》、《台灣文藝》,並舉辦許多文化活動。中央書局無論在日治時期、戰後,對當時的文人圈、作家、出版業,都極具影響力。
撇開這些在文化層面上的影響,將近有92年歷史的中央書局,也蘊藏著不少奇聞趣事。曾在中央書局工作40年的資深員工林豐祥,今年已82歲,回憶將近一甲子以前的事,過往仍歷歷在目。
中央書局通常是早上9點開門到晚上10點,一天營業13小時,假日照樣營業,員工只能輪休且經常義務加班。不過書局對待員工福利好,定期舉辦員工旅遊,員工子女也享有津貼。而在男女尚未平權的時代,中央書局對女性就極為尊重,拍團體照必定讓女生坐前排。男員工有時必須留宿,同食共寢,員工相處起來有如一大家庭。
早年也有「中央書局專出美女」的傳聞,林豐祥笑說,「中央書局的女員工都要考試、挑選過的。」員工當中還有「飛快車小姐」、「小白光」、「金馬小姐」的別號,在當時都小有名氣。當時一位員工林素幸,還曾在1964年於倫敦世界小姐選拔獲得第三名;有「小白光」之稱的張美滿,後來還去華視當演員。
提到女員工,林豐祥更想起當時一件趣聞。有一位愛美的同事林碧雲,喜歡擦指甲油,有幾次為了包書,但指甲油還沒乾,包書都只能把手伸得直直地不能彎,怕指甲油弄到書。當時的副理黃榮品看到後很生氣,當場下令女員工以後不可再塗指甲油。
1950年代後期,中央書局業務處於全盛期,員工最多達50至60人,那時要進中央書局工作並不容易,身為中央書局的員工都頗有榮譽感。林豐祥提到,他在1954年進中央書局,之後固定擔任二樓書籍經理的角色,負責處理書的大小事。在那個沒有電腦的時代,每本書的編號都是他親手寫的,書架上少了哪本書絕對能馬上看出來。而他對市場也很敏銳,總是可以將看準的暢銷書買斷,滿足各種讀者的需求。
中央書局早年雖以文學、文化著稱,但在1960年代卻出版許多參考書,高中代數全台有名,陳明哲的《分解因式》、《或然率》、《高等代數學》、《邏輯與集合》等都具有口碑,這些數學參考書也成為中央書局的暢銷書,當時台中的學子,每學期都要到中央書局採買,造就一整個世代的共同記憶。
而那個年代的學生,還有另一個記憶便是「偷書」。據說當時中央書局的書失竊嚴重,坊間甚至盛傳,「想要什麼書,到中央書局拿就有。」在書局工作40年的林豐祥,當時也遇過不少偷書賊。
林豐祥說,他曾在書店遇過一個學生偷教科書,而不是偷休閒書,後來得知學生家境窮苦,爸媽都躺在床上、阿嬤還生病,林豐祥覺得他很可憐,也覺得這位學生很上進,乾脆自掏腰包買全套參考書送他。
也因為早年中央書局一樓的兩個門,都可自由出入,才讓顧客有機會挾帶書籍或文具。但雅賊遇到對每本書暸若指掌的林豐祥,一看書架空了就知道哪本書被偷,最後林豐祥總是搶在小偷跑掉之前,直接在門口把收據遞上去。被抓到的小偷總是大吃一驚想狡辯,最後還是輸給林豐祥的「專業」,只好摸摸鼻子付錢。
年輕人常去的中央書局,早年也曾是許多人談戀愛約會的地方。林豐祥說,「因為中央書局地標很明顯最好認,走廊很大,年輕人喜歡到那邊,在外面涼亭走廊約會。」見證歷史的書城,也締結不少佳偶。
而在書局外頭,也上演動人情節。書局的騎樓人來人往,蘊藏不少商機,曾有一家清寒的小販長期在書局外擺攤賣香菸,中央書局既不收租金,更不曾驅趕。小販感念恩情,也會主動幫忙清理書城環境,互動良好。
然而無論在哪個年代,經營一間書局都不容易,更何況是帶有崇高理想、肩負文化使命的中央書局。
重視書籍質量的中央書局,在1970年進的通俗文學作品很少,店內好書雖然多,卻難有競爭力,逐漸被鄰近的聯邦、新大方等書局超越。再加上1983年第一家金石堂書店在台北市汀州路設立,開啟台灣連鎖書店新頁,衝擊傳統書店。爾後再加上誠品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的成立,書的銷售打破倉儲和地域的限制,中央書局最終不敵大環境的影響,1998年正式歇業。
「我是留在中央書局工作最後一位離開的員工,決定收攤是在股東會上決定的。」林豐祥嘆了一口氣說,「中央書局結束時我很難過。」畢竟他的一生都獻給中央書局,老婆也是當時的女員工介紹認識,他在中央書局結婚生子,在這裡成長。
82歲的林生祥,望著1950年代,站在書局前拍的「中央書局全體員工」照片,當年他才20出頭,大夥敬業地服務前來書局尋找知識的人們。相片中的人影早已不知去向,而他歷經了中央書局的興盛到衰敗,如今又將再次見證中央書局的重生、再起。
(本文主照片由中央書局/丁幸一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