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結婚 叫「苦」連天
唯一保留下來的傳統,就是婚宴中每隔幾分鐘就會有人帶頭大喊「苦啊!苦啊!」(¬Gor'ko!Gor'ko!),這時新人就會站起來,在眾人的目光和鼓譟下深情一吻。
文、攝影/林祈深
不管哪個民族,結婚都是人生大事,代表男女邁向人生下一階段,擔負起與以往不同的社會責任。媒婆提親避13日 麵包和鹽不可少
傳統的俄式婚禮主要分成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說媒。在帝俄時期,每個城鎮和村莊都有職業媒婆,就像我們對媒婆的既定印象一樣,她們都是鎮上或村里能言善道、熟悉里鄰間大小八卦的中年婦女。媒婆知道周圍男女誰單身、誰適婚,也清楚這些人的家庭財務狀況,以博得男方信任,為他們尋親。當然也有男方家的婦女主動為男方說親而非由媒婆代勞。
媒婆上女方家說親要選良辰吉時,但是認定方法不一而足。比如有人認為每月的單數日是好日子,有人則認為星期二、四、六是最好的說媒日。但總之一定避免13日和星期五,對俄國人來說,這是不吉利的數字。
若女方家人同意媒婆的說親,就會和媒婆繞桌走三圈,接著開始商定相親日期。相親當天,媒婆會帶著男方和其父母一同到女方家中,由男方父母出面向女方父母提出婚姻要求和條件。若女方父母同意這門親事, 就會將男方帶來的麵包切成一半或四等分,兩家人一起將麵包吃掉,並開始商討婚期、嫁妝、聘禮等細節。
第二步訂婚。男方和其父母在媒人的陪同下再次來到女方家,向女方求婚,女方點頭答應後,會從未婚夫的父母手中接過麵包與鹽,雙方父母會在此時對孩子們表示祝福,未婚夫妻也隨後互相交換精心準備的禮物。
到了結婚當天,早晨有伴娘(通常是新娘的好友)為新娘梳妝打扮,換上新娘親手縫製的傳統結婚禮服。伴娘會將新娘兩邊長長的辮子解開,梳上已婚女子的髮式,這個重要的步驟象徵新娘從今以後不再是無憂無慮的少女,而是一個新家庭的女主人。
俄羅斯信奉東正教,婚禮由神父主持,儀式在新郎父親手捧聖像、母親手捧麵包和鹽,新婚夫妻雙雙向父母鞠躬,依次親吻父母三次回到家中後方告結束。這時賓客會不斷向他們拋灑穀物、花瓣和零錢等表示祝福,婚宴在熱鬧的氣氛中展開。
*看單篇不過癮?訂閱全本電子雜誌《全球中央數位雜誌》
不過上述這些極具俄羅斯鄉村風格的婚禮基本上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俄羅斯婚禮如今已經很向西式婚禮靠攏。以前說親、訂婚這種按部就班的傳統早已不復見,在男女自由戀愛, 決定結婚後,便會通知親朋好友,舉辦婚宴。新郎和新娘穿的也不是俄羅斯傳統服飾,而是西裝和白紗。
唯一保留下來的傳統就是婚宴中每隔幾分鐘就會有人帶頭大喊「苦啊!苦啊!」(Горько! Горько! Gor'ko!Gor'ko!),這時新人就會站起來,在眾人的目光和鼓譟下深情一吻。
為何拱新人親吻時要喊「苦」而非「甜」呢?有兩種解釋版本流傳較廣。其一,以前的傳統婚禮很常在冬天舉行,俄國人會在空地上用冰建一座滑梯(Горка, Gorka),並在上面淋水。新娘和伴娘站在滑梯最上頭,新郎和伴郎得從滑梯底想辦法爬上去。這時候旁邊的人會高喊「Горка!Горка!」─就是要下頭的人爬上去的意思。
在經過一番努力後,新郎爬到滑梯上頭,就會和新娘來個深吻,伴娘也會在此時親吻陪新郎上來的伴郎。
隨著時間過去,人們不再於婚禮時建座冰雕滑梯,用來鼓譟的「滑梯(Горка)」就變成發音類似的「苦啊!(Горько!)」。
另一個版本則是以前結婚時,新娘會拿著裝有一杯杯伏特加的托盤,繞著賓客走,賓客將禮金放在托盤上,順手拿起一杯伏特加喝掉,並大喊「苦啊!」證明自己喝的是伏特加而不是水,接著就會親吻新娘。
這種有點離奇的舉動自然引起新郎的不高興,所以逐漸變成,當賓客喝完酒喊完「苦啊!」後,新郎就會親吻新娘。
一直到今天,俄國婚宴上這種喊「苦」鼓譟新人接吻的橋段會持續好多次,是俄國流傳已久,最著名的婚俗。(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2016年2月號;訂閱 《全球中央數位雜誌》;本文由《全球中央》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