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吹韓流 法國人學韓語
這波熱潮可能與韓劇流行及三星企業影響力有關,再加上國家政策支持,例如開放工作機會及多項獎學金。韓語熱是可長可久的趨勢,或是煙火式的熱潮,還需要時間觀察。
文/曾依璇(中央社駐巴黎記者)
法國前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曾是培育政治菁英的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高材生,卻未拿到畢業證書。根據傳記作家奈伊(Catherine Nay)的說法,沙柯吉各科成績優秀,只差英文成績沒有過關。
在歐洲,法國人的外語能力就算不至於是出了名差勁,也絕對不算優秀。根據歐洲聯盟統計局(Eurostat)2011年做的調查,法國名列自認英語最差的國家之一,只有13%的成人自認英語很好,略高於墊底的義大利(10%)。
另一項法國自己做的調查則顯示,41%的法國人承認自己只會法語。
在巴黎這樣的大都市,無論想學什麼語言都可以找到私人家教或補習班,佛蘭斯華(Francois)就是下決心學好日語的一個普通上班族。
每週四下班後,他都要去歌劇院附近上一個半小時的日語課。他的同學學日語的動機不同,有的為工作,有的為興趣,而他則是因為娶了一個日本妻子,希望能用日語和岳家溝通。
學習外語對法國人來說真的特別困難嗎?佛蘭斯華不這麼認為,和任何新事物一樣,需要的只是耐心和不斷練習而已。
歐洲由許多不同文化和語言的國家組成,是學習外語的理想環境,也因為組成多元,加上歐盟境內跨國就業、求學的人口眾多,「只會」兩種語言都不算多,在商業及旅遊領域,能操三、四種語言的人比比皆是。
在歐盟,小國人民的外語能力通常比大國好,例如盧森堡、拉脫維亞、立陶宛,都有九成以上人民至少能說一種外語,更別提瑞士、比利時等小國的官方語言多達三、四種。
法國人的外語能力給人差強人意的印象,並不是偶然。法語在100年前還是歐洲上流社會的常用語言,也是許多西方大哲學家的母語和思考語言,在政治和思想史上的地位非比一般。直到現在都可以說,法語不只是一種語言,而是一種身分認同和國家驕傲。
這種歷史光榮感一直留存在法國社會中,法蘭西學院、法國最高視聽委員會等機構,都以捍衛法語為宗旨之一,這樣的觀念也就擴及到法國人的日常生活。
舉例來說,台灣人看外國電視影集,習慣聽原音加上中文字幕,法國人卻偏愛法語配音,電影院也不乏一部片提供原音加字幕及法語配音兩種選擇;連網路盜版的外國電影,也是法語配音版本被下載的數量多於原音。
法國觀眾說,這樣不用分心注意字幕,可以專注於劇情。只是如此一來,也就忽略演員的聲音表演。
無法自生活中常看的電視、電影裡聽到外語,或許也是法國人對外語學習較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這樣自豪的法國,也未能避開學習英語的浪潮。法國中學生有九成以上都在學英語,西班牙語則是其次受歡迎的語言,除了因為全球使用人口眾多、鄰國就是西班牙,也因為西語和法語同屬羅曼語系,比較容易上手。
法國人熱中學習的還有德語和義大利語,但成長人數最多最快的,不令人意外的還是中文;過去十年,學中文的人數增加四倍,比學習葡萄牙語和俄語的人還多。
有補習班鼓勵學生說,對使用字母的人而言,中文的筆畫和音調雖然出名地難學,但至少沒有時態,也沒有動詞變化。
在巴黎第七大學東亞語系中文組教書的許雅雯說,有人學中文是嚮往一種神秘感;有的對孔子哲學、中華文化的「道」有興趣;有些在職進修人士是為了工作,著眼中國市場;也有心理諮商師想把業務範圍擴及到中國人,因此來學中文;有的是因為交了來自華語區的男女朋友;也有一些是還未確定自己的興趣,因此進入不需門檻的中文系。
不過,中文與法語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語系,對法國人來說很困難,因此淘汰率高,到了課程第三年,差不多會少了一半學生。
許雅雯還觀察到一個新趨勢,學習中文的熱潮似乎正在衰退,韓語繼之而起,「(韓語)非常熱門,我們也很驚訝」。
她說,今年報名學韓語的人,比學中文的人多了很多,若中文組招到50名學生,韓語組就有多達200人,「特別是這兩年,很明顯」。
她認為,這波熱潮的興起,可能與韓劇流行及三星企業影響力有關,再加上國家政策支持,例如開放工作機會,還有多項獎學金。
去年,法國西部的拉羅雪爾大學(Universite de La Rochelle)也見識到了類似現象,只有30個名額的韓語課,竟收到130件申請,校方認為是韓劇和爆紅舞曲《江南Style》推波助瀾。
全球學習中文的流行掀起還不到十年,在法國新興的韓語熱,是可長可久的趨勢,還是煙火式的熱潮,也需要時間觀察。(完)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