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吃素學問大 留意五類營養攝取
植物有豐富的營養素,但植物性蛋白質僅豆類較豐富,長期茹素者必須更注意優質蛋白質的攝取來源;鐵和鋅一般也多從肉類攝取,若缺鐵,可能會缺鐵性貧血,缺鋅會影響免疫功能跟性慾,應多補充相關蔬食。
文/陳偉婷(中央社記者)
很多人為了維持身體健康減少吃肉,甚至改吃素,但在台灣,吃素要吃得健康,是一門大學問。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曾經動過吃素的念頭,但她試了一星期就不得不放棄,原因是「要找到健康的好素食材、又能不吃膩,其實並不容易」。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人類攝取營養的來源,應有三分之二來自植物。植物有豐富的營養素、植化素,可降低癌症風險。但長期茹素者,因缺乏肉類營養,必須更注意優質蛋白質的攝取來源,且要避免鈣、鐵、鋅、維生素B12的缺乏。
蘇秀悅說,在都會地區,要找到素食餐廳並不難,但素食者的優質蛋白質來源僅有黃豆,且不宜是加工的豆製品。許多餐廳為了讓素食變好吃、不吃膩,往往用油炸、煎炒,素食者無形中也吃進高油、高鹽,未必比較健康。
高雄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安寧緩和醫學科主任薛光傑分享,很多住進安寧病房的病人常問他:「為什麼我吃素多年了,還是會罹癌?」但罹癌與基因、生活方式等有關,單以吃素就想健康一生、避免癌症,是常見的迷思。
薛光傑說,人體的運作需要足夠的蛋白質,它是身體修補、體力恢復的原料,如果缺乏蛋白質,會影響生長發育、智力發展、記憶力衰退等。蛋、奶、肉的蛋白質組成比較符合人體所需,植物性蛋白質僅豆類比較豐富。
薛光傑說,其他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如鐵和鋅,一般也多從肉類攝取,若缺鐵,可能會缺鐵性貧血,缺鋅會影響免疫功能跟性慾,且兒童發育也跟鋅大有關係。
人類是雜食性的動物,薛光傑說,理應要營養均衡攝取,吃素者不吃肉,只能從其他食材補充必要的營養素,如補充鋅可以靠大豆、堅果、五穀雜糧,但植物鋅的生物利用率偏低;植物鐵也比較不好吸收,可多吃葡萄乾、紅棗;不吃奶而缺鈣則要靠髮菜、深綠色蔬菜來補充。
蘇秀悅表示,臨床如果遇到吃素的民眾,通常最需注意的就是蛋白質攝取的量跟質,尤其老年人,因牙口普遍較差,素食的纖維量又比較高,咀嚼較有難度。如果因此減少攝取的量,可能營養缺乏,愈來愈瘦,甚至出現肌肉流失的肌少症問題。
黃豆是優質的植物蛋白來源,蘇秀悅說,很多民眾會到素食餐廳以「麵筋」充當蛋白質來源,但其實是較差的選擇,建議可吃黃豆及其製品,如豆漿、豆腐、豆乾。若以一餐計算,則至少要有一塊豆腐或三片豆乾,早餐則記得喝杯豆漿。
蘇秀悅也說,很多人以為素食者比較不會有慢性病的問題,但有研究發現,素食者可能三酸甘油脂會偏高。推測原因可能是素食者容易吃進較多的澱粉食物,如芋頭、地瓜,且也多採油炸的烹調方式,無形中攝取過多的脂肪。如果沒有慎選食材,吃素未必比較健康,也可能愈吃愈胖。
有些家庭因宗教因素吃素,小孩從小也跟著吃素。但蘇秀悅說,吃全素可能會影響小孩發育,最好讓孩子吃奶蛋素,就能補充鈣、維生素,不致影響骨骼發育。
此外,吃素的女性相較於男性更容易有貧血的問題,蘇秀悅說,要記得補充含鐵高的蔬菜,如深綠色的波菜、甘藍菜、櫻桃等。
吃素20年的臺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吳憲林則認為吃素好處多多,他說,國人常見的大腸直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等,都跟吃肉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紅肉,本身就帶有反式脂肪酸,對人體較傷。
吳憲林表示,吃素除降低癌症風險,因很多蔬果的抗氧化特質,可降低慢性病風險,如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失智等。他自己茹素多年,覺得體力變好;觀察周邊吃素的人,氣色和皮膚也都變好,情緒和睡眠也更為安穩。
不過,吳憲林也說,現在很多素食的烹調方式不夠健康,建議民眾吃素應吃「健康素」,如應吃全穀類取代白米、白麵,盡量多吃蔬菜,且是各色的蔬菜都要均衡攝取。生菜的營養價值比煮熟的蔬菜高,但也要注意應挑選有機蔬菜,以免生食反而有農藥殘留的問題。
另外,有些人是為了減重而吃素,薛光傑說,常聽到有人認為吃素熱量較低,但如果炒的、炸的吃太多,熱量並不低,根本無法減重。根據國外的實驗發現,熱量攝取較低,人比較長壽,但他不建議完全不吃肉,而是將素食比例拉高,「只要吃得少、吃得均衡,把熱量降下來,人就可以活更久」。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