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子溪第三代渡槽竣工抗百年洪水 灌溉系統更具韌性
2025/4/2 14:30(4/2 15:16 更新)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縣2日電)嘉義朴子溪第三代渡槽改建今天竣工,農業部指出渡槽橋基設計達百年防洪保護標準且耐震,耐用百年以上,讓農業灌溉系統更具韌性,提供東石、新港等鄉鎮穩定灌溉水源。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今天在嘉義縣舉行朴子溪渡槽改建工程竣工典禮,由農業部政務次長胡忠一主持,嘉義縣長翁章梁及在地農民代表共同出席,中央地方攜手見證下,宣告朴子溪渡槽改建工程完工。
胡忠一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朴子溪渡槽是嘉義灌溉系統樞紐,滋養嘉義縣東石、六腳、新港、民雄、溪口等鄉鎮8502公頃良田,農民種植水稻、雜糧、蔬菜與水果所需灌溉水,均須由朴子溪渡槽輸送。
胡忠一說,1920年至1930年日本時代完成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其中包括朴子溪渡槽,但因年深月久經過氣候變遷、地震、大水,造成渡槽無法使用所以必須改建;總工程經費達新台幣4億元,經各方專家重新設計,以最新技術、工法興建,可抵擋天災,抗百年一次大洪水,耐用百年以上。
此外,朴子溪渡槽屬於嘉南大圳「水圳綠道」自行車步道一部分,歡迎民眾來這裡運動,也藉此瞭解農業灌溉工程及歷史。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表示,朴子溪第一代渡槽於1930年完工啟用,主要功能為農業灌溉及運輸,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渡槽損害嚴重,於1980年辦理改建,二代渡槽同時增供工業用水。
但因應用水需求增加、氣候變遷、地震及河防安全等因素,辦理第三代渡槽改建2023年2月動工,歷經2次汛期、3個颱風與4級以上地震挑戰,於今年2月底完工,較預定工程提早5個月,今天舉行竣工典禮。(編輯:陳仁華)11404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