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草山

發稿時間:2022/09/23
再見‧草山:陽明山的這些年那些事
再見‧草山:陽明山的這些年那些事
作者|吳亮衡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9/20

  陽明山(或舊稱草山)是北台灣知名的風景勝地,每逢假日總吸引大批遊客。除了美麗的自然景觀外,這片山林隨著時勢政局的更迭也是政治權力的據點。《再見.草山:陽明山的這些年那些事》作者吳亮衡在某次訪談中觸發好奇心,開始思考這座山林的空間建構與歷史記憶,發現同一座山林在不同世代的記憶中存在著多重面貌。他從能蒐集到的歷史資料和實地探訪人﹑物中重新爬梳、整理各個時期的草山關於人與空間、空間與記憶的歷史故事。

文章節錄

《再見.草山:陽明山的這些年那些事》

觀光館:清幽卻不失權力展演的好所在

  「臺灣改隸四十年來,官民合力、不屈不撓地進行各項努力,改善各項設施,提升各種文化,殖產興業之進步更為顯著…臺灣為帝國發展南支、南洋政策之源頭,為貿易與國防極為重要的地位…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博覽會開催之目的,為介紹臺灣的文化、產業發展現況…網羅開陳各地諸般資料,以資本島之發展……」

  —平塚廣義,《臺灣總督府後援 始政四十周年記念 臺灣博覽會》,一九三五

  一九三五年十月十日上午九點半,三聲震耳欲聾的煙火聲在臺北的日空中炸裂。籌備已久、耗資近百萬圓的「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正式開幕。

  儘管過去臺灣總督府早有多次舉辦主題博覽會的經驗,然而「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的重要意義卻是非同小可。

  對臺灣總督府而言,邁入一九三〇年代以後的臺灣,無論是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方面都已經獲得十足的進步,再加上日本帝國積極向南洋發展的國策方針,種種因素都促使臺灣總督府官員們思索籌備大型博覽會的可能。

  歷經多次商討,以「臺灣」為名的大型博覽會就此定案。在這場博覽會之中,臺灣總督府為了向國際社會以及日本本國展示殖民地臺灣的統治效果,特別著重呈現統治前後都市空間改變、臺灣人民衛生慣習差異以等角度,藉此突顯殖民現代性的具體成果。規劃此等展示內容的背後,不僅期望以殖民地臺灣的統治經驗,吸引來自日本國內資本家來臺投資,更期待能呼應大日本帝國「南進」國策的目標。

  為了讓展示效益最大化,臺灣總督府自然得從長計議。在一九三四年編列年度總體預算時,便要求各地方單位必須將這場空前絕後的大型博覽會列入經費評估;於此同時,臺灣總督府內首曲一指的高階主管也被任命為各項目的負責人,其中,時任臺灣總督府總務長官平塚廣義被賦予重任,擔任本次博覽會的會長,其他重要職責則由內務局長小濱淨鑛、警務局長石垣倉治、財務局長江藤昌之等方別擔任相對應的工作項目。

  一九三五年一月,臺灣總督府召開首次「準備委員會」。會中決議將此次博覽會的會場將分為第一會場(臺北市公會堂及公會堂以南小南門前的三線道路)、第二會場(臺北市公園)、第三會場(草山溫泉地)等三區塊,也同步定調沿線的治安、道路、行銷等項目。

  沒想到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眾多居住在大稻埕一帶的親日臺灣紳商不滿。包含臺灣總督府評議員辜顯榮、郭廷俊以及茶商陳天來等人皆認為如此重要的時刻,絕不樂見臺灣總督府再次將臺灣人排除在外,幾經討論,決定發起「大稻埕分館期成同盟會」,企圖利用眾多臺籍重要紳商聯名,積極爭取在大稻埕設立分會場。

  念在臺灣紳商平日對殖民統治有眾多貢獻,臺灣總督府最終同意此項要求,並以「南方分館」為名目進行展覽。

  臺灣總督府之所以選擇讓步,自然有其盤算。

  首先,在雙方斡旋的各項條件中,臺灣紳商必須分擔大稻埕展館設置時的相關經費,除此之外,運用大稻埕那渾然天成的漢人生活步調,對於營造「南方分館」的亞熱帶設定,效果可以說是事半功倍,也可藉此回應「南支南洋」的實際情況。若是從博覽會整體空間配置的角度來看,在臺灣人生活的街區裡頭,置入日本帝國邊陲的「南洋」概念,就可以更明顯地區隔主會場(位於臺北市區)和分館的差異性。

  各方勢力多次斡旋後,這場號稱大日本帝國統治以來最大型的博覽盛會終於定案,將以臺北公會堂以及三線路南段作為第一會場、臺北新公園為第二會場,另設有大稻埕分會場以及草山分館等兩個主題館場。

  但為什麼要特別將博覽會拉至郊區,甚至額外成立「草山分館」呢?

  臺灣博覽會會長平塚廣義在《臺灣總督府後援 始政四十周年記念 臺灣博覽會》最前端〈趣意書〉所言,無疑對草山觀光館的定位做了最佳註解。

  「應將八景十二勝、以及大屯山、阿里山、タロコ國立公園候補地善加推廣。」

  如前幾章所述,歷經一九二三年裕仁皇太子親臨草山、一九二七年草山北投入選「臺灣八景十二勝」,草山在一九三〇年代前期已成為享譽國際的觀光休閒景點。適逢一九三〇年代整個大日本帝國皆籠罩於國立公園選拔的熱潮,臺灣各地方有志之士紛紛響應,接連發動地方型國立公園的請願運動,草山以及鄰近區域自當成為提名對象之一。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