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消息天天影響我們,從社群媒體的留言、政治八卦、鄰居的耳語、到親友間的傳聞,全都充滿假消息。是什麼讓我們相信這些訊息?我們又為何會擁護這些訊息,進而傳播出去?
知名社會學家丹‧艾瑞利認為,原因出在人人都有可能陷入「錯誤信念」。
什麼是錯誤信念?這是一個扭曲的鏡片,人們會透過它來看待與理解世界,並將自己的見聞描述給其他人聽。這也是一個讓人愈陷愈深的過程,只要相信這樣的信念,就會鞏固信念、為信念辯護,甚至傳播信念。
因此,一切都是人性的問題,高學歷、理性的人也會被騙!
內容節錄
《誤信:為什麼理性的人會相信不理性的事》
【前言】妖魔化
這本書的旅程是從我的自身經驗開始,但是很快就轉為探討影響到我們所有人的現象。它讓我得以探索我不熟悉的研究領域,例如性格、臨床心理學與人類學。陰謀論的散播與假消息的禍害,都是社會科學領域尚未企及的研究挑戰,也凌駕在我的專業領域之上,甚至超越任何一本書收錄的範圍。科技、政治學與經濟學在激發與加劇這些問題上,都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隨著ChatGPT與類似產品等高階AI工具問世,以及各項議題持續朝向兩極化發展,從社會與結構的觀點來看,這些問題似乎一時之間還無法解決。它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了解為什麼人們這麼容易受到影響,而這也是我認為可以讓事情朝向正面發展的轉捩點。為什麼我們不只是相信假消息,還會主動搜尋與散布假消息?是什麼樣的過程,讓看似理性的人開始對不理性的信念有興趣,並且接納它,還進而為它辯護?善用同理心,而不是以批評或奚落訕笑的態度來處理這些問題,既能帶來啟發,卻也令人不安。
在本書中,我會使用「錯誤信念」(misbelief)這個詞彙來描述我們即將探究的現象。錯誤信念是一個扭曲的鏡片,人們透過它來看待與理解世界,並且將自己的見聞描述給其他人聽。錯誤信念同時也是一個過程,如同會讓人愈陷愈深、不可自拔的漏斗。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凸顯出,不管是任何人,只要處於「適當」的情況下,就有可能發現自己陷入錯誤信念的漏斗。當然,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認為,這本書是在描述其他人的狀況。但是,這本書也和我們有關。它討論我們如何形成信念、鞏固信念、為信念辯護,以及傳播信念。我希望各位讀完本書之後,不會只是看著周遭的人說:「這些人怎麼這麼瘋狂?」而是能夠開始了解、甚至是體諒這些情感需求以及心理與社會力量,正是這些需求與力量引導我們相信我們最終的信念。
社會科學能提供一套極具價值的工具,讓我們了解這個過程的各種元素,進而得以解釋這些現象,並減輕它們的危害。我在書中收錄的許多研究都不是最新的報告。在我釐清導致人們產生錯誤信念的情緒、認知、性格與社會因素的探索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總會回頭查看相關領域的核心基礎。我並不意外會出現這種狀況。畢竟,容易產生錯誤信念的傾向,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本書在許多方面都奠基在我過去的著作上,尤其是和人類的不理性有關的研究。畢竟,還有什麼事會比接受一套毫無根據或是證據薄弱的信念,甚至為了堅持這些信念是真理,不惜疏遠家人與朋友,讓自己活在懷疑與不信任的痛苦當中,還要更加不理性,同時也更符合人性呢?
然而,在其他方面上,本書和我過去的著作截然不同。首先,和其他著作相比,這本書更貼近我的個人經歷。讓我動念寫作這本書的經驗,不僅很有挑戰性、也激起激烈的情緒反應,所以,決意要進行這項研究,就代表我得花更長的時間思考這些經驗,這讓我更加難受。其次,比起我過往研究的任何一個主題,本書探究的現象更加複雜,且涉及諸多面向。在過去,我所做的研究以及寫入書中的內容,都和特定主題有關,例如拖延、職場工作的動力來源、線上交友,以及對金錢的誤解等。我的研究假說很明確(至少我是這麼認為),我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在為兼具實用性與理論趣味的問題提供解答。然而,我在本書中試圖釐清的問題,卻是有不同來源的力量在拉扯,其中還包括許多錯縱複雜的元素。從一開始我就知道,這次的研究結果不會得出單一的簡單答案。儘管如此,我還是希望本書依然能夠提供一個有用的框架,讓讀者得以透過它來理解,從抱持信念的人(believer)變成抱持錯誤信念的人(misbeliever),通常會經歷哪些過程。
出於必要,我寫作本書的方法,將會結合個人的反思、對話、人類學研究,並且參考有助於釐清這個主題不同面向的各種社會科學文獻。至於本書的敘事,我是仰賴自己對這些事件的記憶,並且盡可能援引研究報告、和其他學者專家合作,以便補強敘事的內容。我從自身經驗開始,投注數千個小時檢視各種訊息與假消息的不同來源;聆聽線上的討論,有時也加入討論;閱讀學術文獻;並且進行研究(而且我所謂的「研究」,可不是看看YouTube影片而已)。
我著手本書的方式和過去完全不一樣,這次我仍持續和抱持錯誤信念的人──也就是在網路上詆毀我的那群人──對話,甚至交流往來。各位會在本書許多地方看到他們的身影。這些人一開始是我的死對頭,後來卻成為我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對於幫助我擴大研究範圍十分關鍵。我試圖了解他們,用同理心理解他們,同時想辦法釐清,到底是什麼因素讓他們陷入錯誤信念的漏斗,並且運用社會科學的角度,歸納整理我所學到的知識。為了表示尊重,又不破壞故事的完整性,我換掉其中一些人的姓名,修改足以辨識身分的細節特徵,包括對外貌的描述、國籍與職業等。我也盡可能重新組織我們之間的對話,並且以簡訊文字、電子郵件往來溝通,以及社群媒體貼文為依據;有些內容需要彙整,有些則需要進一步說明與解釋。書中記載的對話內容並不是逐字稿,我反而採取能夠喚起當時情感與雙方語意的方式,重新訴說對話的內容,以便保留互動過程的本質與精神。
我希望透過這些故事與反思,或許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世界上發生的這些事,並且討論我們身為一個人、身為家庭與社會的一份子,如何減輕這些事所造成的傷害。當錯誤信念的問題日漸嚴重,把焦點集中在人性因素上,也就是聚焦在了解與對抗我們與他人的錯誤信念上,可能是最快速又有希望促成改變的途徑。儘管這並不表示事情易如反掌,但的確有許多我們可以做的小事,來防止自己陷入錯誤信念的陷阱,阻止周遭的人接受錯誤的陳述,並且減緩、甚至反轉我們熟識或所愛的人落入假消息的速度。在本書中,我將自己的應對方法特別摘錄出來,放在以「希望對各位有幫助」為題的小欄位。這些方法包括社會科學的各項工具與洞見,在面對困難的混亂局面時,它們可能會很有效。我誠摯希望這些建議將有所助益,但同時我也不得不承認,對於如何解開侵襲我們公領域與私領域、以錯誤信念與假消息交織而成的錯綜網路,我們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學習。
在我看來,對任何人而言,或許最有幫助、也最有希望的起始點,就是理解對方並抱持同理心。的確,我們面對的假消息內容包羅萬象,有些很可笑、有些很奇怪、有些很荒唐、有些很冒犯,甚至有些還很危險。其中某些假消息足以貼上「陰謀論」(conspiracy theory)的負面標籤。但是,我們或許沒那麼樂意承認,促使人們參與這些內容的原因和我們切身相關。我總是試著以純粹的好奇心態去和懷抱錯誤信念的人交流,因為我相信在面對這些信念和現實相互矛盾的人的時候,不論是趕走他們、嘲笑他們或是抵制他們,對我們並沒有任何好處。因此,我選擇使用「懷抱錯誤信念的人」來稱呼他們,而不是帶有評判意味的「陰謀論者」。我希望這樣的做法能夠幫助我們所有人,更加了解自己生活周遭、以我們難以理解的角度來看待世界的人們。或許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回頭質疑自己的某些信念,以及我們建立這些信念的途徑。畢竟,我們都是懷抱錯誤信念的人,只是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