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緬甸地震救援工作複雜 長年內戰、軍政府紀錄不良加劇苦難

2025/3/31 13:01(3/31 20:2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緬甸強震後,搜救人員31日持續在當地倒塌建物中尋找生還者。(圖取自facebook.com/fsd.gov.mm)
緬甸強震後,搜救人員31日持續在當地倒塌建物中尋找生還者。(圖取自facebook.com/fsd.gov.mm)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仰光31日綜合外電報導)緬甸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到連向來隔絕於世的緬甸軍政府都罕見向國際求援。東南亞的緬甸1948年脫離英國獨立以來飽經割據、戰亂,如今天災加劇當地苦難。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緬甸面積約67萬6570平方公里,人口約5720萬,族群多元繁雜,語言方面有緬甸語、欽語、克欽語、克倫語、克耶語、若開語、撣語、孟語等。緬甸2020年時平均國民所得1306美元。

從1962到2011年,緬甸在軍政府統治下長期被隔絕於國際社會之外。軍政府幾乎壓制所有不同聲音,遭控嚴重侵犯人權而受到國際譴責和制裁。

緬甸從2010年開始慢慢出現開放,2015年舉行自由選舉,隔年由資深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

翁山蘇姬小檔案

  • 生日:1945年6月19日
  • 學歷:英國牛津大學聖休學院哲學、政治與經濟學士
  • 經歷:
    1988年領導緬甸民主運動
    1989年起遭軍方長期軟禁15年
    1990年領導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但選舉結果被軍政府作廢
    2011年緬甸結束近50年軍事獨裁統治
    2015年翁山蘇姬領導全國民主聯盟在首次自由選舉中全面執政
    2020年大選再次勝出
    2021年2月1日緬甸軍方政變推翻翁山蘇姬政府、拘捕翁山蘇姬
    2022年12月30日翁山蘇姬因貪腐、非法進口對講機、違反政府機密法被判刑,刑期累計達33年
    2023年8月1日緬甸軍政府特赦翁山蘇姬所犯其中5罪,她的徒刑將減少6年
  • 爭議:2017年對洛興雅穆斯林發動血腥軍事鎮壓,遭國際指控實施種族清洗造成數千人喪命,約74萬洛興雅人逃至鄰國孟加拉。翁山蘇姬支持軍方行為,人權鬥士形象破滅
  • 獲獎:1990年獲最高人權獎沙卡洛夫獎(2020年因洛興雅人爭議,喪失繼續出席得獎人活動權利)
    1991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2007年獲加拿大榮譽公民頭銜,2018年因洛興雅人爭議被撤銷
    2012年獲美國國會頒發最高榮譽的國會金質獎章
看更多
關閉
領導的民選政府上台執政。隨著改革與開放,首都奈比多及大城仰光、瓦城等社會秩序大致穩定。

但緬甸政府2017年在若開邦的軍事行動導致超過50萬穆斯林族裔洛興雅人(Rohingyas)外逃鄰國孟加拉,被聯合國批評為「典型種族清洗」。此舉重創緬甸民選政府國際聲譽,凸顯軍方影響力仍鉅,後來軍方2021年2月悍然奪權推翻民選政府,翁山蘇姬等民選領袖下獄。

美國國務院對緬甸的旅遊建議為最嚴格的第4級「請勿前往」,稱緬甸各地存在動亂與武裝衝突事件。各省、邦之間甚至各自境內的動亂程度差異懸殊,且情勢隨時可能驟變。

軍政府與各民族武裝團體、民兵之間的交火是緬甸各地動亂與流血的原因,特別是在欽邦、克欽邦、若開邦、克倫邦、撣邦、實皆省、馬圭省等廣闊的緬甸北部、西北與東北。

美聯社報導,緬甸因目前處於內戰狀態而使地震救援工作更形複雜,內戰在軍方2021年2月推翻民選的翁山蘇姬政府奪權後加劇。

反抗軍政府的主要抵抗勢力發表聲明,單方面從30日起在地震重創的區域啟動為期2週停火,然而軍政府尚未具體回應。直到地震發生前,軍政府仍大規模鎮壓,且對300多萬因戰爭流離失所的民眾嚴格限制所需援助。

緬甸28日發生強震後,當地房屋受損嚴重。(圖取自facebook.com/fsd.gov.mm)
緬甸28日發生強震後,當地房屋受損嚴重。(圖取自facebook.com/fsd.gov.mm)

由於開放或禁止糧食等各項援助都在軍政府一念之間,遭批評為把援助武器化;批評軍政府的人一再呼籲直接向反抗勢力控制的地區提供外部援助。

自獨立以來,緬甸大部分時間都直接或間接由軍方統治,軍方並在2021年翁山蘇姬政府即將展開第2個5年任期時奪權。翁山蘇姬與她所屬的全國民主聯盟(NLD)領袖入獄,軍方流血鎮壓民主示威,導致武裝抵抗加劇。

儘管武器與人數均處巨大劣勢,但少數民族武裝團體與反軍政府的勢力結盟,分析人士認為基本上這些勢力控制的國土面積比緬甸軍政府還大。

反抗力量由自稱「全國團結政府」(NUG)的組織協調行動,聲稱他們的正當性在於是由民選議員組成。「全國團結政府」屬地下組織,下轄「人民防衛部隊」(People's Defense Force)武裝團體。

「人民防衛部隊」糾合地方武裝團體,雖然裝備較差,但通常具有主場作戰優勢;各少數民族武裝團體勢力則更形龐大,甚至能自製武器。

「全國團結政府」表示將與聯合國與國際的非政府組織(NGO)合作,確保他們所控制地區安全、交通及臨時救援與醫療營地的設立。

儘管軍政府罕見表態尋求外國緊急援助,但批評者對它能否公平有效利用、分配抱持懷疑。

影片來源:中央社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緬甸軍政府過去「紀錄不良」。例如2008年納吉斯熱帶氣旋(Cyclone Nargis)侵襲後,最初拒絕外國救援隊與許多緊急物資進入而加劇災情,導致逾10萬人罹難、上萬人失蹤。後來軍方即使同意接受外援,但仍有嚴厲限制。

熱帶氣旋摩卡(Cyclone Mocha)2023年5月侵襲緬甸沿岸時,軍政府救災依舊遲緩,民間救援也一如2008年般受阻。雖然官方承認死亡人數為145人,但獨立統計數字顯示死亡人數超過400人,財產損失也相當慘重。(譯者:屈享平、陳亦偉)1140331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緬甸瓦城附近餘震規模5.1 當局證實地震迄今約1700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