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引百種替代技術 國科會:動物實驗平均有望減6成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4日電)今天是世界實驗動物日,國科會指出,國內依法規要求進行的動物實驗,約占動物實驗總量10%,目前以化學品、農藥等已推動的102種替代測試方法來看,和傳統方法比較,若採納相關替代技術,平均可減少60%到80%的動物實驗。
4月24日是世界實驗動物日,為表達對實驗動物的感謝、回應動物實驗減量的國際趨勢,國科會今天舉辦「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推動成果記者會。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致詞時表示,許多藥品、農藥、化妝品上市之前必須經過一些動物試驗,做太多是對不起動物,不做又無法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因此政府於2022年10月成立跨部會平台,致力達成動物實驗3R,即Replace(取代)、Reduce(減量)、Refine(優化),台灣已是先進國家,有義務往此方向前進。
吳政忠指出,這一平台是由國科會、農業部、環境部、衛福部、教育部、經濟部及中研院等7個政府的單位共同推動,從科技、法規、人才面著手,其中替代科技方面,可借助半導體晶片優勢,加上生成式AI浪潮,結合生醫、農業、動物相關的Domain Knowledge,為台灣布局一項新興重要產業。
吳政忠進一步表示,動物實驗替代科技的發展主軸除了保護動物,也是在闢建一條生醫研究與新藥開發路徑,提高臨床前試驗及藥物測試的效率,對接未來精準健康需求,「我會把這個傳承下去給新接任的主委(吳誠文),禮拜一他已經跟我們聊過」,科技預算一定要繼續大力支持,為生醫產業商機、動物保護創造雙贏局面。
國科會副主委陳儀莊則表示,國科會「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計畫」期程為2024年至2027年,目前規劃每年經費新台幣2億元左右,跨部會將一起努力。
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主任秦咸靜指出,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是全球唯一涵蓋3R的跨部會推動機制,在建立替代方法應用上,農業部、環境部、衛福部針對農藥、化學品、化妝品,已在法規中導入102種替代測試方法,平均可減少60%到80%的動物實驗。
秦咸靜舉例,比如運用人類仿生皮層,取代實驗兔,進行皮膚刺激性及腐蝕性試驗;以及農業部建立「新穎皮膚過敏性評估平台」,運用AI電腦模擬結合人體細胞,進行試驗,不需要犧牲任何一隻動物,且花4天就可把農藥化學品的毒性、風險評估出來,與傳統作法相比,在動物犧牲數量方面、減量達100%,試驗期程則縮短逾8成。
與會的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王應然指出,當特定化學品的年度使用量到一定規模時,政府會要求提供相關資料,包含皮膚刺激、腐蝕、過敏性,以及致癌試驗,過往都用動物實驗,現在成大攜手約25家業者啟動碳化矽(半導體晶圓主要原料)專案,組成聯盟,透過資料共同登錄,避免重複實驗,達到實質減量。(編輯:潘羿菁)11304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