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工業生產指數寫同期新高 增幅意外創下逾2年新低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25日電)經濟部今天公布6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36.04,年增0.73%,其中製造業指數為137.81,年增0.51%,儘管指數皆為歷年同月新高,不過增幅卻是2年4個月最小成長,經部分析,全球通膨影響消費需求,展望下半年生產指數增幅恐落入個位數。
經濟部統計處今天公布6月工業生產統計,工業生產指數136.04、年增0.73%,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37.81、年增0.51%,兩指數均繳出歷年同月新高成績,並達成連29個月正成長。不過兩指數年增率不到1%,近乎零成長邊緣,創109年2月以來最小年成長率。
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分析,生產指數能續創新高,主要受惠於中國逐步解封,加上新興科技與數位轉型持續推展,讓台灣半導體的生產動能續呈強勁所致。
至於年增幅度寫下2年4個月新低,黃偉傑指出,受全球通膨壓力拖累經濟動能,消費性電子產品等終端市場的需求減緩。
黃偉傑接著分析,如此效應從終端市場往上游反應,尤其是傳產更為明顯,包括基本金屬、化學材料、塑橡膠等都受衝擊,需求漸顯疲弱,業者進行庫存調整,下單轉趨保守,而抵銷部分增幅。
反映在化學原材料業年減10.98%、基本金屬業年減11.33%、橡膠製品業年減8.24%、塑膠製品業年減5.83%。
不過受惠於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持續暢旺,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指數年增率達19.05%,為歷年同月新高,也創連續第29個月正成長,成為推升製造業生產指數成長的主要動能。
黃偉傑分析,由於雲端資料服務成長,相關設備需求強勁,以及缺料問題逐步緩解,且廠商持續擴台灣產能,帶動伺服器、交換器、路由器及其他電腦設備零件等增產所致。
不過,以往擔任成長火車頭的積體電路業,生產指數年增率從21.17%降至6月的7.68%,為一大警訊。
展望未來,統計處預估7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將會落在135.72至139.72間,年增率介於0.2%到3.1%之間。
黃偉傑認為,未來好壞參半,正向因素是隨著各國逐漸放寬邊境管制,經貿交流活動可望增溫,加上高效能運算、物聯網、車用電子等相關應用需求強勁,都可挹注製造業生產成長動能,至於負面因素為全球通膨壓力居高不下、疫情反覆,可能衝擊消費市場,拖累全球經濟成長步伐,且因製造業下半年基期仍高,雖然7月預估仍會正成長,但下半年成長幅度將掉入個位數成長。(編輯:潘羿菁)11107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