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富國擬承諾因應氣候變遷存亡危機 替COP26暖身

2021/10/29 11:5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羅馬28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氣候峰會將於本月31日召開。根據路透社所見的公報草案,全球最富裕的20國本週末將承諾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存亡威脅,為氣候峰會提出更詳細的行動做準備。

20國集團(G20)領袖將於30日、31日在羅馬會談。公報草案提到,他們將承諾採取緊急行動,以達成限制全球升溫不超過工業革命前水準攝氏1.5度之內的目標。

20國領袖接著將前往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出席10月31日至11月12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 26),屆時將有近200國與會。

在2015年的巴黎協定中,簽署國承諾盡可能把全球升溫控制在2度以內,最好不超過1.5度。在那之後,極端天氣事件愈來愈頻繁,大氣中的碳含量有增無減,氣候科學家疾呼遵守1.5度升溫上限的重要性,以降低環境災難的風險。

公報草案寫道:「我們為回應科學界呼籲,並留意到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令人警醒的報告,以及謹記自己的領袖角色,因此承諾致力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存亡挑戰。」這份公報內容在公開前仍有可能修改。

20國集團表示:「我們認知到(全球升溫)1.5度造成的氣候變遷衝擊遠低於2度,必須立即行動,把1.5度控制在可做到的範圍內。」

聲明還指出:「我們承認在2050年之前達成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淨零或碳中和的重要關聯性。」聯合國氣候專家提醒,在本世紀中葉之前把全球升溫控制在1.5度之內,至關重要。

不過,草案內容將2050年的期限用括號裹住,意味著有待協商。

全球碳排量最大的幾個國家聲稱無法在2050年之前達成目標;碳排量遠多於任何一國的中國即把目標訂在2060年。

20國集團包含巴西、中國、印度、德國、美國等經濟體,合計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逾80%,人口占全球60%,估計溫室氣體排放量合計占全球80%。

20國集團重申要在2025年之前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補貼並反省其合理性的承諾,還要減少煤電;一般認為,煤電是導致全球暖化的禍首之一。

20國領袖還說,將全力避免新建沒有碳捕捉、封存等技術的煤電廠;但他們也提到要「考量各國狀況」,這類字句常用來迴避堅定承諾。

草案還寫道,領袖們說,將於今年底停止提供公共融資給海外煤電廠,並致力於2030年代實現「大幅脫碳」的電力系統。

他們還承諾在2030年之前大幅減少集體的甲烷排放量,這種溫室氣體濃度很高,但比二氧化碳更快消散。不過2030年的期限也放在括號內。

路透社指出,已開發國家資助窮國生態轉型的意願,很可能會是G20和下週氣候峰會能否成功的關鍵。

公報草案提到,已開發國家承諾,直到2025年,每年會從公私來源動支1000億美元供開發中國家需求之用,在有意義的氣候變遷緩和行動及執行透明度下,領袖們再次強調實現這項共同承諾的重要性。

富國於2009年同意每年出資1000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實現技術轉型、降低氣候風險,但進展緩慢。COP26大會主席夏瑪(Alok Sharma)本週說,他希望資金能在2023年到位;但這比原定期程晚了3年,許多開發中國家也遲遲不在富國兌現諾言之前加速減排。

一名中國環境官員昨天說,這個問題是氣候議題協商取得進展的「最大障礙」。

20國集團在公報草案中呼籲提供「額外的氣候融資」,但也放在括號內,顯示此一議題還需要長時間協商。(譯者:曾依璇/核稿:盧映孜)11010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日相岸田文雄首出訪 眾院大選後將趕赴英國COP26
172.30.14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