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蛇咬高峰季節將至 疾管署提醒「5要5不」原則

2025/3/27 11:55(3/27 12: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每年4到8月都是蛇咬高峰季節,疾管署27日提醒,民眾遭蛇吻可先查詢抗蛇毒血清儲備點,遵守「5要5不」原則盡快就醫。圖為毒蛇模型與血清包裝。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攝  114年3月27日
每年4到8月都是蛇咬高峰季節,疾管署27日提醒,民眾遭蛇吻可先查詢抗蛇毒血清儲備點,遵守「5要5不」原則盡快就醫。圖為毒蛇模型與血清包裝。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攝 114年3月2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7日電)每年4到8月都是蛇咬高峰季節,疾管署今天提醒,每年約有近千名民眾毒蛇咬,國內備有約半年庫存的毒蛇血清,遭蛇吻可先查詢抗蛇毒血清儲備點,遵守「5要5不」原則盡快就醫。

近期天氣溫暖潮濕,蛇類活動力增加,適逢清明連續假期即將到來,民眾可能外出掃墓、賞花、登山、郊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接受媒體採訪表示,國內統計,平均每年約900到千名民眾遭毒蛇咬傷,其中又以4到8月是毒蛇咬傷高峰季節。

疾管署提醒,預防毒蛇咬傷,應做好自我保護措施,如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進入樹叢及草堆,要打草驚蛇,勿翻動中空林木或石塊,並避免在夜間、日出及雨過天晴等時段於蛇類出沒的地方逗留。

國內較常見的毒蛇,疾管署表示,分別為出血性毒的龜殼花、赤尾鮐(俗稱赤尾青竹絲)與百步蛇;神經性毒的飯匙倩(俗稱眼鏡蛇)與雨傘節,以及兼具出血和神經毒的鎖鏈蛇。

被毒蛇咬傷的治療方式為注射抗蛇毒血清,疾管署為全國目前唯一生產供應抗蛇毒血清機構。曾淑慧表示,為避免國人因毒蛇咬傷而危及性命,疾管署於全國190多家醫療院所備有抗蛇毒血清供民眾救急,庫存約足以供應半年用量。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由於抗蛇毒血清為醫師處方用藥,疾管署提醒,民眾如有使用需求可先透過「抗蛇毒血清儲備點查詢」(https://gov.tw/yPR),查詢鄰近醫療院所抗蛇毒血清的儲備情形。

疾管署提醒,民眾如不慎被毒蛇咬傷請保持鎮定,牢記「5要5不」原則。5要為,要視為毒蛇咬傷處理、要記毒蛇外觀特徵、要脫飾品,避免肢體腫脹、要包傷口上緣,減緩毒液擴散、要保持冷靜並儘速就醫;5不則是不割開傷口,避免感染、不用嘴吸出毒液,避免感染、不冰敷,避免組織壞死、不飲酒或刺激性飲料,避免加速毒液作用、不延誤就醫,耽誤治療時機。(編輯:李亨山)11403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