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百態專題/英國佛系防疫好煎熬 居家隔離難求醫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後,英國因為佛系防疫「一舉成名」,防疫毫無章法且成效不彰。疫情期間待在這個國家,心理上的煎熬似乎大過生理。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自1月傳出以來,全球紛紛動員防疫,英國卻是一片靜悄悄。每天從新聞上看著台灣如火如荼動員防堵,身邊英國人卻渾然不當一回事,甚至聽聞戴口罩出門會被白眼,讓在英國生活的台灣人看了急跳腳。
在3、5步就是一診所的台灣,發燒咳嗽自然要去看醫生。從小島國台灣搬到大島國英國後,由於醫療資源稀缺,好不容易適應所謂「自然療法」或「成藥療法」,沒想到碰上傳染病,英國人還是這麼佛系,讓許多台灣留學生終於狠狠撞上文化差異這道牆。
台灣留學生Eric告訴中央社記者,周遭朋友確診後,他也出現高燒症狀,在英國政府的建議措施中,他只能居家隔離、無法求醫。所幸3天後退燒,但某天半夜,他卻突然喘不過氣,趕緊向宿舍管理員求助,但管理員聽到他曾經發燒,就立刻與他保持距離,只肯隔著玻璃、遠遠遞給他一個口罩,就說要打電話給上司,詢問如何處理。
在越來越喘不過氣的緊急狀況中,他只好打電話叫救護車,卻又被告知情況「不夠危急」,應該先打醫療諮詢電話,在被多次互踢皮球後,諮詢人員終於告訴他要如何向救護人員「說明」,才能順利搭上救護車,但他最後仍沒辦法搭上,只得自己叫車。
結果到了醫院又是一番等待,換來的只是拍X光和幾句問診,然後又被送回宿舍隔離。而這時宿舍管理員來對他傳達上司指令,就是請他待在宿舍房間隔離,不要與他人接觸。這番話讓他徹底寒心,「他們大概是要等到我死在房間裡才會有動作。」
眼看週遭冷漠,只有身屬的台灣人社群一頭熱擔心疫情,感覺好似成了末日小說的主人翁,雖然預見末日即將到來,身邊卻沒有一個人相信,只能一邊乾著急,一邊囤積物資。
臉書社團裡開始分享囤貨情報,許多台灣留學生曬出自己的戰利品,希望隔海的台灣親友安心。不過隨著疫情加劇,這些物資變成累贅,社團貼文也從秀物資,變成變賣家當送物資,出現一波留學生逃難潮,而因為經濟或學業因素暫時無法返國的留學生,則看著機票價格一天天上漲,內心不停煎熬。
為了安全起見,許多家長也顧不上錢,趕緊要子女搭商務艙回台灣,儘量減少和他人的接觸機會。
3月初,義大利疫情爆發,英國暫時沒有太大疫情傳出,雖然民間開始窸窸窣窣出現騷動,不過大家心裡還是懷抱一絲僥倖,認為「應該不會吧」。
許多人就在戰戰兢兢中過了幾天,3月中,英國確診病例開始傾巢而出。疫情一發不可收拾,英相強生(Boris Johnson)從一開始的「以不變應萬變」,演變到3月23日發布3週禁足令,他自己最後也確診,一度躺進加護病房,疫情的變化堪比電影情節。
禁足令也讓生活在承平時代的現代人,體會了當年戰亂時期躲防空洞的感覺,慶幸的是這個年代的防空洞不僅有水、有電,還有窗。
禁足令如今過去3週,許多人心態已從焦慮慢慢平息,而社團裡的文章也從討論疫情,變成討論今天又研究出什麼新菜色,哪家店網購菜色最豐富、速度最快。
禁足迫使人們望向窗外,天氣好的時候,遠方高樓的居民會把孩子的玩具全部搬到陽台上,像是學步車、小滑梯、球池,享受一絲春日陽光。鮮少見到人影的隔壁大樓頂樓,也越來越多人造訪,苦中作樂。
英國剛開始實施禁足令時,許多旅英台灣人都會收到台灣親友的關懷,幾乎每天都有人詢問情況如何。
對台灣人而言對抗病毒是在生活中防疫,但對於在英國被「關禁閉」的人來說,防疫幾乎是生活的大部分:搭電梯看到電梯裡有人,第一反應是後退3大步;搭地鐵必須遠離沒戴口罩(在英國相當常見)、大聲說話可能會噴出口沫的人。
這場防疫戰爭不知何時才會結束,很多人卻慢慢培養出不自覺的習慣,像是有意識地不揉眼睛,洗手時則不自覺像強生一樣,一定哼唱20秒生日快樂歌才能停止。(編輯:林憬屏)10904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