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TikTok瘋傳國際精品皆中國製造 專家:藉關稅戰推銷山寨品

2025/4/19 07:52(4/19 10: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國精品代工廠拍攝的影片近日在社群瘋傳,稱國際奢侈品牌其實都在中國製造。(圖取自抖音網頁tiktok.com)
中國精品代工廠拍攝的影片近日在社群瘋傳,稱國際奢侈品牌其實都在中國製造。(圖取自抖音網頁tiktok.com)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18日專電)近日中國精品代工廠拍攝的影片在社群媒體瘋傳,稱國際奢侈品牌其實都在中國製造,法媒查核後指出其可信度低。專家指出,中國工廠藉關稅戰進行假消息宣傳,利用消費者焦慮,推銷自家山寨商品,是對智慧財產權的蔑視。

近日中國社群平台TikTok同一時間湧現許多由中國工廠拍攝的影片,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工廠人員「現身說法」指出,歐洲奢侈品皆由中國生產。影片在10至15日之間獲得全球20億次觀看,主要鎖定法國與義大利大牌,如愛馬仕(Hermès)、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香奈兒(Chanel)等。

這些影片不是以英文發音,就是搭配英文字幕,顯然鎖定國外觀眾,鼓吹消費者直接向中國工廠購買這些精品仿製品,以規避美國總統川普將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

短片表示,中國政府解除與精品大廠的保密條款,並以「揭秘」口吻誇張號稱名牌奢侈品都在中國製作,只在最後送回歐洲貼上「法國製造」標牌,價格卻天差地別。

法國各家媒體在查核後表示,這似乎是有統一籌劃的宣傳手法,影片在上傳日期、內容與形式都相當雷同。

面對中國短片聲稱愛馬仕最經典的款式是在中國工廠完成,該品牌出面向法媒闢謠,表示「皮革製品百分之百都是在法國製造。」愛馬仕甚至在官網上傳相關文件,證明法國工廠生產活動,也強化企業透明度。路易威登官網上則寫道皮革製品都在歐美生產。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14日的一篇文章也指出,中國短片的說法「可信度極低」。且根據歐洲法規,要能稱為「歐洲製造」,商品必須在歐洲完成最後一步的「實質性轉變」,僅貼牌或重新包裝並不能通過歐洲嚴格的法規。

解放報(La Libération)17日的報導標題稱,「關稅之爭成了中國『高級』仿冒品製造商發動宣傳攻勢的藉口」。中國工廠之舉是對智慧財產權的「蔑視」,文章也提到中國的「平替」(pingti)風潮,即平價替代品,大多指的是仿冒品。該詞彙自去年起開始出現在法媒中,引發產業關切。

BFM電視台(BFMTV)則認為中國製造商假借「揭露奢侈品秘密」的名義,推銷自家仿冒品。

智財權律師雪宏(Antoine Chéron)向巴黎人報(Le Parisien)解釋,中國工廠「白牌」或無牌仿製品直賣消費者是近年來存在的現象。「如今這個現象大規模發生,是美國關稅限制導致的異常效應。中國人一直都這樣做,只是他們現在有關稅做為藉口了。」

費加洛報(Le Figaro)今天的報導則指出,這次大規模假消息宣傳讓中國專門批發山寨版精品的應用程式「敦煌網」(DHgate)大大獲利。

這些短片會放上購買連結,許多都連上成立於2004年的敦煌網。敦煌網近日於谷歌(Google)美國下載量暴衝至僅次於ChatGPT的第2位,而在此前卻只排352位。在法國下載量也衝到了第6位。

敦煌網上分類有「奢侈品包」,可見TikTok宣傳攻勢形成引流效應。法國商學院教授兼中國市場專家桑德(Oscar Sand)向費加洛報分析,「這些影片利用了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尤其是貿易戰。他們正在利用消費者的焦慮,特別是在美國,來獲得市場並擴大客戶群。」

她指出,這些影片鎖定Z世代、千禧世代與TikTok用戶,這些人一般也不是大牌的客戶,「他們多半知道買的是仿冒品,但並不在意。」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桑德表示,中國現在是主要的山寨品生產區,「在歐洲、日本或美國流通的仿冒產品中有75%都來自中國。」

她同時認為,這些影片之所以爆紅,也因為它們揭示了「奢侈品行業的漏洞」,即供應鏈缺乏透明度。因此希望大廠能藉機重新思考自身生產模式,讓消費者更了解產業上中下游的製造過程。(編輯:陳慧萍)11404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因應川普關稅成本增 愛馬仕調漲美國售價轉嫁顧客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