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從配合到協作 製片王思靜、黃江豐談國際合作

2024/2/20 08:43(3/11 13: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製片黃江豐(右)、王思靜(左)及台灣後製團隊參與本屆柏林影展兩部入圍競賽片的跨國合作,他們說,國際合資專案模式讓台灣人才能夠進入主創團隊,跨越了更高門檻。圖攝於16日。中央社記者田習如柏林攝  113年2月20日
台灣製片黃江豐(右)、王思靜(左)及台灣後製團隊參與本屆柏林影展兩部入圍競賽片的跨國合作,他們說,國際合資專案模式讓台灣人才能夠進入主創團隊,跨越了更高門檻。圖攝於16日。中央社記者田習如柏林攝 113年2月2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柏林19日專電)入圍柏林影展主競賽片「香巴拉」和入圍「邂逅」競賽單元的「睡覺時眼睛睜開」,兩部跨國合製電影都有台灣製片黃江豐、王思靜及多個台灣後製團隊參與其中。他們向中央社分享從過去純配合到如今協作、主創的心得。

黃江豐是「周處除三害」、「總舖師」、「翻滾吧!阿信」等多部在台受歡迎電影的製片。王思靜則參與金馬獎紀錄片「大同」等製作,有豐富海外合作經驗。

王思靜首先指出,台灣的主要創作團隊,尤其後期製作團隊的實力很堅強,「我們有這種基礎之下,其實最大的困難就是機會。在侯導(侯孝賢)、楊導(楊德昌)之後有個斷層,我們沒有到國際舞台的機會,慢慢的你就會被國際舞台給遺忘,慢慢的就接不到國際案」。

她說,文化內容策進院的國際合作專案鼓勵台灣製片走出去,就算一開始只是扶持一些青年導演,但其中包括在國際獲獎的外國導演,是未來的明日之星,「他們跟台灣人合作是非常舒爽的一件事情,因為台灣人的自我要求跟負責任是天性」,換言之,台灣電影產業國際化的關鍵就是要多創造合作機會。

長期製作本土片的黃江豐近年參與多次跨國合製後,坦言自己「一直在開眼界」,因為過去台灣市場規模難以吸引國際商業合資的興趣,就算外國業者來找他合作,也只是單純配合協拍。

如今國際合資專案模式讓台灣人才能夠進入主創團隊,參與到內容、創意、企畫本身,也有投資者的角色,跨越了更高門檻。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跨國溝通,也有很複雜的實際操作事務,「所以這個是需要訓練,更需要經驗的」。

他舉例,跨國合作光是匯率怎麼計算都成問題,「如果你是三國(合作),三國有三國的習慣,你有什麼經驗去說這樣子做才對?要花很多時間去溝通」。

王思靜補充,一部片子製作期間跨2到7年,例如「睡覺時眼睛睜開」這部片是四國合作,包括阿根廷,而阿根廷的金融波動大,其間通膨可能漲15倍,「這個怎麼算都是技巧,都要透過協調來解決」。

她說,現在台灣的角色「從以前cooperate(合作),現在是collaborate(協作)」,差別在於前者是代工,後者大家齊平,各自發揮強項主導、協調,「我們取大家最優秀的,變成一個新的模式」。

因侯孝賢鼓勵而到美國攻讀電影的李函,是參與數個國際合作案的後期製片。她說,國際上很少知道台灣的技術其實很強,以往比如做特效代工,那些特效總監都是外國團隊,「可是現在台灣團隊,可以做特效總監、主調光師、剪接師,完全國際水準」。

例如「睡覺時眼睛睜開」的剪接師蔡晏珊、特效製片魏如涵、特效總監凃維廷,都是主創團隊成員,參與過多部國際合製電影的後製。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李函說,牽涉許多不同國家技術人員的跨國合作溝通,挑戰不只是語言隔閡的問題,也牽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邏輯,還有特別的一點是「也要讓台灣的團隊有信心,就是我們可以做到這樣國際等級的製作」。

王思靜補充台灣團隊還有個優點,就是中小企業的互相合作文化,「我們今天以台灣為一個單位,跟世界秀我們的軟實力,當我們在島內自己都有collaboration(協作)的時候,(跨國合作)實力就會很堅強」。(編輯:高照芬)1130220

過去台灣參與國際電影多為配合協拍、後製技術代工,如今實力被看見,擔任特效總監、主調光師等。圖為本屆柏林影展兩部競賽片的台灣主創團隊剪接師蔡晏珊(中),後期製作李函(右1)及製作人王思靜(右3)、黃江豐(左3),攝於16日。中央社記者田習如柏林攝  113年2月20日
過去台灣參與國際電影多為配合協拍、後製技術代工,如今實力被看見,擔任特效總監、主調光師等。圖為本屆柏林影展兩部競賽片的台灣主創團隊剪接師蔡晏珊(中),後期製作李函(右1)及製作人王思靜(右3)、黃江豐(左3),攝於16日。中央社記者田習如柏林攝 113年2月20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