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花蓮立霧溪口小燕鷗繁殖棲地 籲勿將車開入輾壓

2024/6/26 10:26(6/26 10: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花蓮立霧溪每年4到8月是二級保育類夏候鳥小燕鷗的繁殖棲地,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呼籲民眾,不要將車輛開進河口沙洲,以免輾壓到鳥蛋及幼鳥,也勿撿拾鳥蛋,守護完整河口生態環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13年6月26日
花蓮立霧溪每年4到8月是二級保育類夏候鳥小燕鷗的繁殖棲地,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呼籲民眾,不要將車輛開進河口沙洲,以免輾壓到鳥蛋及幼鳥,也勿撿拾鳥蛋,守護完整河口生態環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13年6月26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26日電)花蓮立霧溪每年4到8月是二級保育類夏候鳥小燕鷗的繁殖棲地,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呼籲民眾,勿把車輛開進河口沙洲,以免輾壓到鳥蛋及幼鳥,也不可以把蛋撿走。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發布訊息表示,目前已在立霧溪口附近路段加裝監視器抓違規,並派遣森林護管員加強巡視,遏止不法行為,籲請民眾一起守護完整河口生態環境。

小燕鷗是台灣夏候鳥,體型小巧、體長約22至28公分,夏季時嘴喙呈黃色,先端黑色,腳橙黃色,身體為灰白色,背部灰色,頭頂、後頸及過眼線黑色,額前形成一塊三角形白斑,辨認度極高。

花蓮縣野鳥學會總幹事何瑞暘指出,小燕鷗在立霧溪口沙洲集體築巢,母鳥將蛋產在較大的卵石間,讓底下有碎石和草木、沙子等巢材提高溼度,每巢約下1到3顆蛋,蛋陸續孵化後,等到7、8月雛鳥羽翼豐滿,就會和親鳥一起飛往南半球澳洲度冬。

由於立霧溪行水區及沙洲,過去較缺乏保育觀察資料,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在110年起和花蓮縣野鳥學會團隊合作,調查小燕鷗繁殖情形,發現立霧溪有小燕鷗需要的豐富魚類資源,河床沙洲棲地穩定也適合繁衍,成為花蓮北區小燕鷗相當重要的一處繁殖棲地。

鳥會志工發現小燕鷗巢位,會以紅旗標誌並編號,以利長期追蹤、統計產卵數及觀察孵化狀況。

最近鳥會志工發現有沙灘車及民眾車輛開進河口沙洲,嚴重影響小燕鷗孵蛋及育雛,去年也曾發現沙灘車輾壓破蛋及民眾撿拾鳥蛋情形。

花蓮縣政府為此在立霧溪與花蓮溪出海口強化告示牌設施,提醒人車勿入;花蓮分署籲請民眾一同愛護小燕鷗生態環境,讓這一群可愛的嬌客可以順利繁殖成長。(編輯:黃世雅)11306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