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黑潮發現放射性銫 原能會:無輻射異常、不影響國人

2022/10/3 20:3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3日電)有研究指出60年前美俄核試爆,在黑潮深水遺留大量放射性銫137。原能會今天強調,調查顯示台灣周邊海域放射性銫活度遠低於法定基準,並無輻射異常現象,也對國人無影響。

中山大學講座教授陳鎮東研究發現,60年前美俄核彈試爆在黑潮深水遺留大量放射性銫137,超過福島核電廠事故釋出量千倍,且可能在東北角湧升海域被蝦蟹藻類吸收,人類捕食恐受影響。

原能會發布新聞說明,目前國際間已無核子武器試爆,海洋中人工放射性物質已相當微量,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周邊海域海水及海生物的放射性銫活度,均遠低於「環境輻射監測規範」紀錄基準,並無輻射異常現象。

原能會強調,對於媒體報導稱海洋深水放射性銫會湧升至表層水處,可能被藻類、海洋生物吸收後影響人類一事,因目前並無輻射異常事故,對國人並無影響。

原能會說明,輻射偵測中心在107年至110年,委託中山大學協助執行台灣海域環境輻射背景調查,協助海水、沉積物、岩心等樣品取樣及數據分析等工作。

原能會指出,根據歷年海域輻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周遭海域中放射性銫,在黑潮200到400公尺深處,有較強輸送量,會於台灣東北角湧升至東海表面,此發現獲世界頂尖期刊「海洋污染公報」刊登。

此外,為因應未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廢水排放海洋,原能會表示已規劃海域監測計畫,將持續監控台灣周邊海域環境輻射變化。(編輯:張良知)11110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