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研院打造人工固碳循環途徑 效率更勝光合作用

2022/3/7 16:11(3/19 13:3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7日電)植物行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有機化合物過程稱作「固碳」,中研院院長廖俊智研究團隊成功設計一套人工固碳循環途徑,打破光合作用限制讓固碳效率更高,研究登上國際期刊。

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主要經由植物行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化合物,這過程稱為「固碳」,是目前空氣中捕碳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其速度仍不夠快。

中央研究院今天發布新聞稿宣布,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費時7年,與團隊成功打造人工固碳循環,不僅超越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且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再利用的化學品,研究成果已於2月發表於著名國際期刊「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

廖俊智研究團隊、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博士林柏亨告訴中央社記者,大自然光合作用所伴隨的固碳過程,是透過植物吸收陽光,以固碳酶來固定二氧化碳,並轉化為有機碳儲存在植物體內。

但這樣的過程有三大限制,包含固碳酶會受到環境中氧氣影響,產生光呼吸作用降低固碳效率、植物只在生長期有明顯固碳效果,以及植物在白天捕捉的二氧化碳,其中一半會經由夜晚的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等,讓固碳效率打折扣。

為了解決植物固碳酶也會與氧結合的問題,林柏亨說,研究團隊選取2種不受氧氣影響的固碳酶,再加上19個微生物酵素(酶)共同組合以排除「光呼吸」作用干擾,也設計讓此人工固碳途徑只利用微生物體內的酶,而不使用整個微生物,讓過程不受植物細胞生長期限制與呼吸作用影響,能有更高的固碳效率。

林柏亨也提到,這是人類史上第二次創造出與自然界不同的固碳循環,第一次則是德國一個研究團隊在2016年發表的研究,但中研院的方式是目前人工固碳效率最高的方法。

為解決日益嚴重的二氧化碳問題,除了要加緊佈建無碳再生能源之外,如何以負碳技術增加碳匯將是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的關鍵,林柏亨指出,團隊所設計的人工固碳循環就是一種負碳技術,能進一步將二氧化碳轉換為可再利用的化學品,不但減少碳排,同時也可以增加碳匯。

林柏亨也說,研究配合光學即時監控以及輔酶再生,能提供持續固碳的能量,可不斷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多種常見的化學先驅物,可用來製造多種化學原料,取代石化產品或藥品、食品。

中研院表示,此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中研院院生化所博士林柏亨,通訊作者為中研院長廖俊智,研究成員包括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陳祺助及其團隊。(編輯:李錫璋)11103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