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關稅恐衝擊萬人就業 經長:助廠商轉型擴需求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9日電)立委關切台美雙方零關稅恐衝擊國內汽車相關產業30萬從業人口,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如果零關稅是大勢所趨,台灣必須能夠接受」,經濟部也會加大力道協助廠商轉型,並規劃以新換舊政策,考量取消貨物稅,擴大國內市場需求,維持汽車在國內生產,確保國內就業和產業發展。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總統賴清德指示組成談判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今天在立法院質詢時關切汽車關稅議題指出,台灣整車製造約5.2萬名員工,占比17.3%;零組件產業則有超過2000多家,以中小企業為主,從業人口達24.8萬人,占比達8成,整體汽車產業人口共計30萬人。
台灣現行進口小客車關稅稅率為17.5%,貨物稅則為25%。牛煦庭詢問,若汽車關稅降低至零,對國內汽車產業評估影響為何。
郭智輝表示,極速降低關稅可能衝擊就業人口,現行的關稅制度主要是基於保護國內產業和就業為主,並非保護特別品牌。
郭智輝表示,政府有評估各種情境和影響,台灣民眾也不會因為零關稅,都跑去買進口車,經濟部會幫助國內廠商、國內汽車產業轉型。
國民黨立委林倩綺質詢則關切如何協助產業轉型,郭智輝表示,台灣國內市場小,6大車廠在台生產,每年約20幾萬輛車產能,但根據估算,目前有100萬輛車的車齡,在20年以上,未來規劃以新換舊政策,並考量取消貨物稅,擴大國內市場需求。
郭智輝會後表示,「如果零關稅是大勢所趨,台灣必須能夠接受」,但也不能因此犧牲民眾,總統賴清德指示最重要的是在維持汽車在國內生產,汽車供應鏈很大,經濟部也會朝這個方向努力,「(零關稅)機率不是沒有」,關鍵在於如何談判,須考量國內汽車供應鏈十幾萬從業人員。
至於汽車關稅是採分年或分階段調降,以及貨物稅調降等議題,郭智輝僅回答,都在考慮範圍內,不過與美國談判的重點,仍會確保台灣產業發展和就業人口。
談及國內汽車產業轉型方向,郭智輝表示,台廠在電動車技術發展還不錯,加上台灣既有汽車供應鏈,未來有機會與日本或韓國原廠合作,利用台灣技術和人力優勢,在台繼續生產特定車款,未來可以台灣為製造中心,銷往亞洲等其他地區。
郭智輝表示,台廠的優勢為少量多樣,雖然比較少是自有品牌,但可利用製造優勢,輔導廠商轉型。
根據經濟部提交的產業評估報告,調降進口小客車關稅將因對國內車輛產業造成直接衝擊,產生稅收淨損失約新台幣523億至600億元,且目前尚無可行的替代財源及籌措方式。
此外,報告提及,依車輛公會預估,若進口小客車關稅自現行17.5%調降至0%,當國產車銷售量下滑,國產車廠無利可圖下,將造成國產車廠關閉,連帶造成零組件廠撤離,並影響847.74億元產值及8.26萬相關從業人員生計。
經濟部表示,國內汽車產業鏈龐大,涵蓋鋼鐵、塑膠、橡膠、玻璃、機械、 電機、電子、服務等不同產業,其中的專業人才包括研發、製造、 採購、行銷、管理、保修等各項領域,直接僱用勞工人數8.26萬人,相關產業就業人口更高達30萬人。(編輯:楊蘭軒)1140409
- 2025/04/13 00:44
- 2025/04/09 21:24
- 2025/04/09 21:19
- 汽車零關稅恐衝擊萬人就業 經長:助廠商轉型擴需求2025/04/09 21:17
- 2025/04/09 20:55
- 2025/04/09 19:4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