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刊報導曾抱怨黃國昌 黃珊珊:翻找對話蓄意挑撥
(中央社記者郭建伸台北18日電)鏡週刊今天報導,指民眾黨立委黃珊珊去年曾向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抱怨國會職權修法爭議,提到「國昌收不回來」。黃珊珊回應,報導啼笑皆非,週刊根本是窺探他人私密通訊,翻找過去所有對話從中蓄意挑撥。
鏡週刊今天報導,指去年藍白推動國會職權修法引發違憲爭議,黃珊珊曾向柯文哲透過訊息指出「國昌收不回來,國民黨也繼續衝,拉不住」,並指希望之後的財政收支劃分法於委員會一定要實質審查,而不是硬過。此舉遭外界解讀是黃珊珊向柯文哲抱怨,並顯示「雙黃心結」。
對此,黃珊珊今天透過臉書表示,鏡週刊用柯文哲還原手機通聯及對話紀錄寫調查報導,內容指她抱怨黃國昌,但根據鏡週刊的說法,這是她跟柯文哲之間的對話,縱使對話為真,為何需要特別拉出來寫成一篇報導,對話的公益性在哪,並指鏡週刊是窺探他人私密通訊。
黃珊珊提到,鏡週刊報導似乎隱含著「民眾黨政治人物不能討論時政」的意味,但民眾黨是多元且富有活力的政黨,民眾黨從上到下不可能只有一種聲音、一種看法。
黃珊珊認為,鏡週刊的報導方式,表面上是透過翻找柯文哲過往所有手機通訊內容寫成「調查報導」實則以媒體之姿,翻找過去所有對話,從中做文章蓄意挑撥。
黃珊珊強調,秘密通訊的重要內涵,便是讓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不用擔心遭到報復,鏡週刊固然有媒體的身分,但顯然在第四權的監督角色與擷取他人對話編撰報導之間,鏡週刊更傾向後者,而台灣有更多重要事情值得調查報導,不需要一直在起訴書中找素材、做文章、瞎掰 。
此外,黃國昌今天在前往朝野協商接受媒體訪問,談及鏡週刊報導黃珊珊疑向柯文哲抱怨「國昌收不回來」,他表示,這報導充分應證柯文哲案不是司法案件,而是政治偵查、政治攻擊與迫害。
黃國昌表示,黨、檢、媒一體發揮到淋漓盡致,令人嘆為觀止,民主法治怎麼被民進黨踐踏到如此不堪;週刊報導內容是見縫插針,但搞1年到現在有何效果,奉勸民進黨把心思放在施政上。(編輯:張若瑤)11402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