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520回顧與展望7 / 台灣經濟轉骨 半導體成護國神山風電綠能締里程碑

2024/5/13 12:23(5/16 18:0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沃旭能源2024年4月25日舉辦「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完工併聯慶典」,總統蔡英文(右5)、沃旭能源全球執行長麥茲尼博(左5)、經濟部長王美花(左4)與總統府資政沈榮津(右3)等合影。(總統府提供)
沃旭能源2024年4月25日舉辦「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完工併聯慶典」,總統蔡英文(右5)、沃旭能源全球執行長麥茲尼博(左5)、經濟部長王美花(左4)與總統府資政沈榮津(右3)等合影。(總統府提供)

總統蔡英文從政治門外漢到帶領民進黨8年執政,挺過新冠疫情、兩岸緊張、中美貿易戰危機,推行多項改革,把台灣推向國際,締造多項台灣民主史紀錄,但也有未竟之業,520交棒後,將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的機會與挑戰。中央社從10日到20日推出一系列報導,提供讀者多元觀點的完整報導。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台北13日電)總統蔡英文8年執政,台灣經濟產業呈現嶄新風貌,包括依賴中國比率大幅降低、半導體成為「護國神山」、再生能源蓬勃發展等,尤其晶片供需在疫情期間,成為各國國安問題,台灣角色更為舉足輕重,小小島嶼成為讓世界無法忽視的閃耀亮點。

520將屆,蔡總統將卸任,交棒給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中央社取得紀錄片「變局下的台灣Taiwan in Transition」內容,訪談經濟部長王美花、「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財訊社長謝金河、前熊本知事蒲島郁夫等國內外專家,剖析台灣經濟轉骨的幕後關鍵。

王美花:蔡總統打造台灣科技國力 推再生能源可留名

經濟部長王美花是蔡政府指標女性閣員,她從基層公務員一路當到首長,對台灣近年經濟產業變化感受深刻。她認為,蔡總統對推動再生能源的貢獻絕對可以留名,「坦白講我當公務員40幾年,也是在蔡總統時才看到翻轉,台灣再生能源發展有很不同面貌。」

從2016年蔡總統上任,到2024年4月底,台灣離岸風電已安裝完成297座,累計裝置容量達2.37GW,預計今年累計風機座數將達300座。沃旭今年4月底完工的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是目前亞洲最大離岸風場。

相較全球許多離岸風電計畫受挫中斷,台灣能克服重重挑戰,蔡總統扮演重要推手。王美花透露,蔡總統對推動再生能源「親力親為」,常直接聽取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的進展報告,發現任何問題,也會督促跨部會解決。

王美花表示,離岸風電近年因疫情、俄烏戰爭成本上升,本來就很辛苦,建設過程中還會碰到很多跨部會溝通,例如碼頭歸交通部管,漁業歸農業部管,經濟部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來做總幕僚的角色協調解決。

王美花說,很多離岸風電外商去日、韓投標鎩羽而歸,回頭都會更肯定台灣政府有透明制度,能做到真正開放市場,「尤其台灣從部長到院級,甚至更高層級都很關心綠能,願意不厭其煩逐一解決問題。」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另一項台灣近年最大改變,是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龍頭。王美花笑稱自己常比喻,現在已開發國家都擔心,若沒有半導體生產工廠就難和「已開發」一詞匹配,開發中國家也想靠發展半導體晉升已開發國,因此這幾年她參加國際會議可感受到,大家都認識台灣,也期盼台灣前往投資。

除了「護國神山」台積電全球化布局,在美國、日本、德國等國相繼擴廠,經濟部近2年也成功爭取AI(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NVIDIA)與超微(AMD),來台設置物流運籌中心。

王美花回顧,爭取輝達來台過程不易,第一關鍵是輝達在2021年申請在台設置AI創新研發中心,當時經濟部就看見AI的重要性,透過補助讓輝達導入先進的AI技術,並協助培育AI人才,「現在大家當然都理解AI的重要性,但在3年前,業界對此並無共識」。

王美花說,第二關卡是改變台灣稅制,這是輝達物流在比較新加坡、韓國,最後選擇搬來台灣的最大挑戰,財政部起初將輝達利潤貢獻率算得很高,但經濟部認為輝達若不來落腳,台灣連一毛錢都收不到,更何況其他附加好處,經過1年多跨部會協調,幸而最後看到是好的結果。

王美花指出,AI未來將是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產業,台灣在AI產業很有競爭力,重要原因是台灣高端伺服器發展很好,AI伺服器找中國來做會有資安疑慮,在美中對峙情勢下,這些高階的AI應用大概都會找台灣廠商來做,「這是很棒的產業鏈,是中國再低價也搶不走的。」

王美花表示,AI最賺錢的是軟體,包括晶片設計與應用等,台灣已有強大晶片製造基礎,下一步是加速強化軟體研發,因此台灣從2024年起推出10年「晶創計畫」,斥資新台幣3000億元,就是為了布局台灣未來的科技國力。

經濟部長王美花。(「變局下的台灣Taiwan in Transition」紀錄片提供)
經濟部長王美花。(「變局下的台灣Taiwan in Transition」紀錄片提供)

米勒:台灣半導體影響巨大 中國若侵台將釀空前災難

「晶片戰爭」一書紅遍全球,成為理解當代半導體產業重要性的必讀參考書。作者米勒坦言,寫書的起心動念是因為震驚與好奇,「為何台灣能扮演撼動國際供應鏈的關鍵角色?」

米勒說,他研究過程發現2項特別之處,首先,台灣半導體產業是從「小咖」躍升為主角,其次,台灣業界與美國矽谷有密不可分的鏈結。

分析台灣半導體成功秘訣,米勒說,長期因素是投資高等教育,台灣從1960年代就積極培養大量電腦、科技業相關人才;台灣政府也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台積電擴廠初期給予大量協助。

不過米勒認為,最核心要素是台商在國際有很強競爭力,其驅力來自台灣的小國背景,讓台商必須到海外尋找市場,因此台積電現在前往海外布局設廠,「是很自然的發展」。

米勒表示,台積電仍把最重要、最先進的製程放在台灣,海外設廠不會影響台灣本土製造能量,台灣該著眼的是加強「晶片設計」領域。

米勒並說,台灣不該過度依賴「矽盾」說法、認為半導體可以保障台灣安全。根據歷史,許多經濟高度互賴的國家間也會發生戰爭,保障安全要靠國防實力,要憂心的是中國軍事能力逐年增加,台美能否迎頭趕上。

米勒表示,「中國若對台動武,造成的經濟災難將遠勝1930年全球大蕭條時代」,手機、電腦、汽車、醫療器材、家電等製造都會受到衝擊。

米勒(左)去年3月在台北出席天下雜誌主辦的「半導體世紀對談」活動,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右)進行對話討論。(中央社檔案照片)
米勒(左)去年3月在台北出席天下雜誌主辦的「半導體世紀對談」活動,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右)進行對話討論。(中央社檔案照片)

蒲島郁夫:台積電熊本設廠 創當地百年一遇機會

台積電前往日本熊本設廠,為當地帶來龐大就業市場與商機,有「熊本熊之父」美譽的前熊本知事蒲島郁夫盛讚,台積電前往熊本投資,對當地是「百年一遇」的機會,不僅創造職缺、活化熊本產業生態,還可間接促進住宿交通等觀光發展,外溢效應甚至可望達到整個日本九州。

77歲的蒲島郁夫擔任熊本知事長達16年,他今年4月卸任退休,交棒給曾任他副手的木村敬。蒲島郁夫最膾炙人口的話題,是設計廣受歡迎的「熊本熊」吉祥物,今年2月台積電在熊本設立的第一個工廠開幕,可說是蒲島郁夫留給熊本的另一個重大政績。

蒲島郁夫表示,台積電選在熊本設廠,一方面是熊本很早就開始發展半導體產業聚落,且熊本附近有半導體發展所需的優質水源,以及很優秀的工業大學,可提供半導體人才,因此台積電在蓋了第一個熊本廠後,很快就宣布將在當地蓋第二座工廠。

蒲島郁夫擁有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是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他透露,1980年代時,他曾以政治學者身分來台考察,那時民進黨才剛成立,規模很小、只有幾個人在工作,但他已感覺「台灣正在發展民主」,他當時把訪台經驗寫成文章發表,希望台灣在民主化之路可以繼續加油。

蒲島郁夫認為,從威權轉型到民主過程很不容易,台灣從很艱難的時代,到現在享有民主和平,相當難能可貴,蔡總統這8年來將外交處理得非常平順,深獲各界肯定,新總統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時,他就已關注賴的發展,他也希望未來有機會當面向賴清德表達祝賀。

蒲島郁夫。(共同社)
蒲島郁夫。(共同社)

謝金河:蔡總統扭轉台灣產經肅殺局面 四政績最有感

蔡總統2016年就任,財經專家謝金河形容,當時台灣經濟局面可說是相當「肅殺」,出口連續衰退,還有地方政府發不出薪水,蔡總統做的第一項重要財經政績,是扭轉台商大規模投資中國的常態,落實台商回台三大方案,這是「帶動製造業在台灣生根」的基礎。

謝金河認為,蔡總統第二項重大政績是推動綠能產業轉型,當初蔡總統推動離岸風電時,很多人不看好,認為把錢丟到海裡。

謝金河表示,蔡總統第三項重要政績是促成台灣軍工業崛起,包括推動國艦與國機國造,過去台灣要編預算到外國採購的東西,現在台灣能夠自行製造,這是以前從來沒有的。

潛艦國造「海鯤號」去年9月在高雄台船海昌廠區舉行下水暨命名典禮。(中央社檔案照片)
潛艦國造「海鯤號」去年9月在高雄台船海昌廠區舉行下水暨命名典禮。(中央社檔案照片)

關於最後一項重要政績,謝金河說,蔡總統最後也最重要的產業政績,是讓台灣成為世界半導體製造核心基地,有人質疑台灣不能靠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但多虧台積電,台灣國際能見度才被拉到最高點,台灣有一家這樣世界級的公司,對台灣競爭力有很大幫助。

謝金河說,「相對地,如果沒有蔡總統,台積電也不可能有今天。」半導體設廠關鍵是水電供應,蔡政府歷任經濟部長排除萬難,讓台積電從未碰到缺水、缺電挑戰,並協助解決環評問題;台積電日本廠設置進度比美國超前許多,也是因為日本政府日夜動工,積極處理許多狀況。

謝金河認為,蔡總統為台灣產業界留下的政績讓人民很有感,台灣未來競爭力是積極發展AI,打造「護國群山」,持續推進綠能產業發展。

謝金河另提醒,傳統產業應該審思轉型,到中國找高幹喝酒簽約的模式已行不通,傳產在新的國際競爭環境中要找到自己定位,不要在量產漩渦中殺紅眼,把價格殺垮了。

談到蔡政府8年有哪些未竟之業,謝金河認為,台灣政府未來對於資安立場應更明確,對於網路詐騙,或中國藉由短影音平台「抖音」從事認知戰,他希望賴清德上任後能有更強硬的表態。(編輯:楊凱翔、楊蘭軒)1130513

財經專家謝金河。(「變局下的台灣Taiwan in Transition」紀錄片提供)
財經專家謝金河。(「變局下的台灣Taiwan in Transition」紀錄片提供)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520回顧與展望8 / 台灣外交新頁 裴洛西、維特齊回顧訪台關鍵時刻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