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水試所繁殖尾斑鈍鰕虎有成 學術首例降採捕壓力

2025/2/12 12:52(2/12 14:1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水試所2023年完成觀賞魚「尾斑鈍鰕虎」的人工繁殖技術研發,讓此魚更能適應水族箱生存。(水試所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4年2月12日
水試所2023年完成觀賞魚「尾斑鈍鰕虎」的人工繁殖技術研發,讓此魚更能適應水族箱生存。(水試所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4年2月1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2日電)水試所今天表示,2023年完成觀賞魚「尾斑鈍鰕虎」的人工繁殖技術研發,已做發表,為國際期刊首例,讓此魚更能適應水族箱生存、降低野生族群的採捕壓力,可供國內業者技轉繁殖。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發布新聞訊息指出,觀賞魚又有新選擇,除了以提供繁養殖培育著稱的外商Biota公司陸續完成3種鈍鰕虎,包含菲律賓鈍鰕虎、林氏鈍鰕虎及尾斑鈍鰕虎的繁殖技術開發並上市,其中的尾斑鈍鰕虎,水試所也已完成人工繁殖技術的建置。

水試所海水養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邱沛盛告訴中央社記者,水試所與Biota都在2023年完成尾斑鈍鰕虎的人工繁殖技術開發,這是國外市場受歡迎的魚種,不僅外型可愛、體色多變,且會濾食底沙的甲殼、浮游生物,從鰓把沙子排出,是功能性生物,而且溫馴,飼養者會搭配小丑魚、神仙魚等觀賞魚一起飼養。

邱沛盛說,目前市售尾斑鈍鰕虎主要來自東南亞海域野生採集,但長途運輸會死亡,且野生魚不吃人工投餵的食物而消瘦,難以適應人工飼養環境。研發期間找了適合魚苗初期餵食的餌料種類,並建置溫度攝氏27度、鹽度千分之30左右的水質環境,歷經3、4代的人工繁殖與飼養,終於讓尾斑鈍鰕虎適應水族箱生存環境。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邱沛盛說,此研發技術除已發表在國際期刊Fishes(魚類)及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Aquaculture(北美水產養殖),成為國際期刊首例,之前也舉辦發表會,國內有業者表達有興趣技轉,未來可進行非專屬授權技轉,有助降低野生族群被採捕的壓力。

水試所指出,國內也稱尾斑鈍鰕虎為「環帶翻沙鰕虎」或「環帶鰕虎」,分布在台灣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東沙及南沙等海域,歐美市場每尾售價約30到38美元(約新台幣980到1245元)之間,國內售價則約150到200元不等。(編輯:張雅淨)11402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