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超市塑膠包裝年產18億件 綠色和平籲蔬果先減塑

2022/4/26 11:46(4/26 12: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6日電)綠色和平今天指出,過去10年民眾到超市採買比例增加45%,產生約18億件一次性塑膠包裝,若使用循環容器採買,約可達到57座大安森林公園減碳效果;其中以蔬果類減塑潛力最高。

綠色和平今天舉辦「塑難消費 揭露台灣超市商品減塑潛力」記者會。針對台灣超市中10種商品,包含食品類、飲品類及家用品類進行調查。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唐安指出,台灣民眾過去10年間到超市購買生鮮蔬果的頻率增加約45%;參考國外的超市減塑案例,如法國已選定30種蔬果優先裸賣,並在5年內淘汰一次性包裝;香港百佳超市也有50家門市設蔬果裸賣專區。

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林心恬表示,本調查在去年進行,這10項商品都是目前已經有相關減塑措施、或是可以包裝減量的品項;統計這10項商品,在超市販售每年產生約18億件一次性塑膠垃圾,等於4443輛垃圾車垃圾量、約1.5萬公噸,換算下來相當於4976戶家庭一整年的排碳量。

林心恬也提到,這10項商品中,因為蔬果類年銷量最大,因此能達到的減塑潛力也最高;不是要求一下子所有包裝都消失,而是透過減量包裝、裸賣並提供紙袋,或是用押金租借循環容器等方式,但「最好的辦法就是消費者自備購物袋」。

林心恬估算,若是10項商品都採取重覆使用循環容器的方式,平均能減少約53%的包裝垃圾量、減少約57%的碳排放,相當於可減少約1.6萬場淨灘的垃圾量、約57座大安森林公園減碳效果。

與會的消基會秘書長徐則鈺表示,廠商過度包裝(如水果禮盒),雖提高通路銷量卻增加商品成本,最終都轉嫁給消費者;有業者擔心民眾購買蔬果會有挑選的習慣、會有捏、彈等動作,未來可以從教育來改善,也可以從外表較堅硬的蔬果先做起。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表示,有業者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也推出裸賣蔬菜箱,能節省包裝人力及不必要的垃圾,希望不只是疫情間,而是長期推動;也藉此呼籲環保署在淨零排放路徑下資源循環零廢棄的目標,公布蔬果包裝減量及裸賣指引。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執行秘書王嶽斌告訴中央社記者,在減塑行動上,包含網購包裝等也有訂定指引,另外正在研擬限用一次性飲料杯的實施方式,多方進行、也會持續滾動檢討;虛心接受立委的建議,有機會將與各販賣場所溝通,如有好的模式可以規納、嘗試。(編輯:陳清芳)11104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