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伶走遍台灣發掘感動 破除地方創生3大迷思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日電)自2020年5月卸任國發會主委一職後,陳美伶沒有變清閒,投入心之所向讓她更為忙碌,不只各大論壇、講座均可見身影,她也持續走訪台灣各角落,挖掘地方的感動故事;談起地方創生,她露出招牌笑容:「這是我的人生下半場志業。」
現職為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的陳美伶,她對地方創生的熱忱,各界都看在眼裡,甚至卸任國發會主委後的一場活動中,9位地方創生界的知名人士共同送上「創生教母」的木匾,對她而言,這是授命、也是提醒,要繼續為地方創生奉獻心力。
陳美伶身負使命,持續走訪全台各縣市,不只基隆、宜蘭、花蓮、台東、南投,馬祖的夕陽及生命力也讓她留戀,拜訪外縣市的次數及頻率之高,身邊親友都嚇一跳。
不過陳美伶說,推動創生的過程中,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團隊、地方官員,她發現外界常常對地方創生存有3大迷思,如地方創生是年輕人的事情,地方創生等於觀光,或是與創業畫上等號;應該要導正這些觀念,後續的路才能走得更長遠。
「我一直覺得,地方創生不是年輕人的責任」,陳美伶直言,地方創生目的是為了解決區域發展不均與人口失衡,這不是年輕人創造的問題;年輕人想要離鄉背井闖事業,應該予以尊重,否則沒有好的配套與資源,卻強硬要求返鄉,他們待不久、也不快樂。
陳美伶認為,年輕人願意回到家鄉付出是很棒的事,但中年人、二代接班同樣可以回來打拚,觀念應導正為「全齡共創」,而不是把責任推給年輕世代。
此外,地方創生不等於創業。陳美伶以新竹品牌「木酢達人」為例,木酢達人執行長陳偉誠拋出很好的概念與構想,因此聚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員工數已經超過70人,有些人移居、有些人回鄉,大家一起為共同的興趣與目標努力。
陳美伶直言,創業沒有那麼簡單,必須承擔很多風險與失敗的可能;只要能夠振興地方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及好的生活,就是為地方盡力,加入好的團隊也可以,不見得非得走向創業這條路。
另個常見的迷思是「地方創生=觀光」,陳美伶表示,地方創生容易與觀光連結,但不能用傳統的觀光思維去定義地方創生。
談到觀光旅遊,許多人印象可能是導遊舉著小小的旗幟,大聲嚷嚷「後面的跟上」,走到定點後,導遊重複著講過上百次的介紹詞,而後宣布自由活動,旅客便一哄而散。
「大家都在看導遊的嘴巴、聽導遊的話,我們不要這個,要的是體驗、走讀」,陳美伶認為,傳統觀光型態的弊病是慣於用煙火、節慶等一次性活動聚集人潮,活動結束就「曲終人散」,這並不是觀光的真義;真正讓人能留下印象的旅行,應是以視覺、觸感、聽覺等感官饗宴所組成。
以落腳於宜蘭南澳的品牌茶籽堂為例,不只販售苦茶油、清潔及沐浴用品,也有體驗行程,讓大家了解原來苦茶籽長在樹上,播種後必須5年才能收成,以及苦茶油不是用來煎炒,而是像橄欖油一樣,可以用麵包沾著吃,「現在真的不缺資訊,經由親身體驗,腳踩到、手摸到、眼睛看到、耳朵聽到,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陳美伶也說,因為地方創生,她接觸到了茶籽堂創辦人,這才了解背後故事。
茶籽堂創辦人的母親有富貴手,父親為了體恤太太,運用苦茶籽研發不傷手的洗劑,有次製作的量過多,分送給親朋好友後,獲得一致好評,也有人問「為麼不把它發揚光大?」自此開啟了茶籽堂新的篇章。
陳美伶講到此處仍有些動容,因為地方創生的故事不是刻意包裝或構思,而是一直躺在那邊,靜待人們傾聽,有故事、有熱忱,也才能夠吸引人。
陳美伶表示,接觸地方創生團隊過程中,她感受到許多溫暖與啟發,這也是她能夠堅定且保有熱忱的關鍵,「我們需要讓這些故事被更多人看見」。(編輯:林興盟)11102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