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花生紅薏仁 驗出黃麴毒素超標
2015/9/25 12:58
(中央社記者龍珮寧台北25日電)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3到6月間抽驗花生、薏仁、紅麴與咖啡等共209件產品檢測真菌毒素,其中13件不合格,包括越南的花生糖、花生牛奶酥及寮國的紅薏仁,總黃麴毒素超標。
食藥署表示,食藥署聯合各縣市政府衛生局到上游進口商、國內製造商、食品原料行、餐廳與超市等地,抽驗花生、薏仁、紅麴與咖啡。
檢驗結果共13件不合格檢體,其中4件花生糖、1件花生粉及1件紅薏仁黃麴毒素污染量不符規定,7件原料用紅麴米中橘黴素不符規定。
在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頭份營業所抽驗到越南的「花生牛奶酥(塑膠盒封裝)」總黃麴毒素超標,目前已完成回收112盒,也啟動加強邊境管制。
在內埔鄉農會生鮮超市賣的越南「花生糖(塑膠袋封裝)」驗出總黃麴毒素超標,目前已回收不合格產品5.7公斤並已銷毀完畢,也加強邊境管制措施。
在嘉義市新義成商行抽驗的「紅薏仁(抽驗袋裝)」來自寮國,驗出總黃麴毒素超標,目前已下架回收37.8公斤。
另外,到金門必買的貢糖也有抽驗,金鼎祥貢糖的「鹽酥貢糖(夾鏈袋裝)」驗出總黃麴毒素超標,目前已回收銷毀1.88公斤並限期改正。
食藥署說,所有不合格產品已下架回收,銷毀花生糖7.58公斤及紅麴米28.8公斤,裁處新台幣3萬元。不合格產品進口業者,食藥署已提高邊境抽批機率,加強控管。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黃麴毒素主要是由黃麴黴菌與寄生麴黴菌產生,對人類及動物具肝臟毒性、免疫抑制性及致癌性,其中以黃麴毒素B1致癌性最強,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已將黃麴毒素列為人類第1級致癌物質。
花生、玉米、堅果與穀物等農作物於田間或收穫後受黴菌侵襲即會自然產生黃麴毒素,受污染農作物供食用或作為食品原料會導致黃麴毒素進入食物鏈。10409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