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PMI回升至51.4% 中經院:首季景氣沒繼續壞下去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3日電)中經院今天公布2月經季節調整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斷連續7個月緊縮轉為擴張,指數回升11個百分點來到51.4%。中經院表示,基期效應推升生產,不過目前看起來第1季景氣沒有繼續壞下去。
PMI小百科
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一綜合性指標,係每月對受訪企業的採購經理人進行調查,並依調查結果編製成的指數。
調查範圍包括製造業與非製造業,製造業以新增訂單數量、生產數量、人力僱用數量、存貨,以及供應商交貨時間等5項細項,請經理人針對各項與上個月進行比較;非製造業則以商業活動、新增訂單數量、人力僱用數量,以及供應商交貨時間等4項進行比較。
採購經理人指數介於0%~100%之間,若高於50%表示製造業或非製造業景氣正處於擴張期,若低於50%表示處於緊縮期。
資料來源:國發會
對於2月PMI大升11個百分點,中經院院長葉俊顯形容是「基期效應推升生產,展望未來看法分歧」,今年1月工作天數較少的低基期效應;此外,今年2月的營業日是創編以來最多的2月,新增訂單跟生產指數明顯躍升,帶動PMI轉為擴張。
他進一步說,整體而言,第1季景氣看起來沒有更壞,但第2季走勢仍需觀察,多數廠商則認為第3季、第4季可能是景氣轉好的時間點。
葉俊顯表示,2月三大產業回報PMI轉為擴張,各產業依擴張速度排序為食品暨紡織產業(51.7%)、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51.6%)與基礎原物料產業(50.7%)。
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45.3%)與電子暨光學產業(45.7%)則持續緊縮。
中經院助研究員陳馨蕙表示,PMI反彈不能直接解讀為扣除營業天數後出現訂單爆量。原物料端上游廠商相對樂觀,但往消費者端較靠近的廠商還是對未來比較保守一點,製造業仍持續留意中國後續振興措施。
中經院今天同步公布2月未季調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微升0.1個百分點至50.2%,指數已連續4個月擴張;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連續11個月緊縮,不過指數攀升3.4個百分點至47.7%,為2022年4月以來最慢緊縮速度。
葉俊顯指出,這次非製造業則是「基期效應內外不一」,商業活動轉為擴張,新增訂單緊縮,人力僱用也轉為緊縮。內需連動較高的住宿餐飲零售業,因為沒有先前年節效應加持,因此呈現緊縮,但外需連動較高的產業像是批發、運輸倉儲,因為工作天數增加而呈現擴張。
台灣永續供應協會理事長賴樹鑫認為,農曆年節過後,NMI總指數還可以微幅上升,代表內需還不錯。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則認為,景氣的底部還沒到,但目前來看,往下探底的速度比之前來得慢,算是好消息。國際外在環境訊息比較混亂,像是中國解封有望帶動經濟動能,美國聯準會後續升息不會像之前那麼快,但美國勞動市場、通膨狀況相關指標則有雜音,還是要持續關注後續變化。(編輯:潘羿菁)11203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