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鴻海用軟體定義電動車新思維 擘劃電動車藍圖

2021/2/7 09:45(2/7 11:0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7日電)鴻海集團跨大步進軍電動車領域,攸關轉型成敗。鴻海和裕隆結盟取得造車經驗,再以軟體定義電動車新思維,透過逾500家全球廠商的MIH聯盟及逾40年資通訊經驗當助力,希望能切進Apple Car生態系。

成立於1974年的鴻海精密從電腦設備連結器起家,再擴及零部件、精密模具到手機組裝,透過併購壯大`集團領域,成為全球最大的EMS(電子專業製造服務)廠商。鴻海自1991年掛牌上市後,市值已從新台幣36億元躍升至1.6兆元,整個「鴻海艦隊」集團市值更一度突破6兆元規模。

鴻海集團擴張至今,已從過去的代工組裝、精密模具,朝向人工智慧(AI)、電動車、生技醫療等領域布局。鴻海2020年股東會營業報告書中,正式將「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3大產業列為新的營運項目,加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3項新技術領域,確立「三加三」作為重要的發展策略。

事實上,鴻海在宣布跨入電動車產業之前,早已接觸汽車電子領域,除了透過集團企業和中國汽車業者合作,集團內包括群創、乙盛、新普、正達等企業也陸續打入電動車產業鏈;去年與裕隆強強聯手後,才為鴻海汽車夢的布局補上了最後一塊拼圖。

鴻海攻電動車 郭台銘指出大方向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年1月21日出席台灣模具公會30週年慶活動時,對著台下的會員們呼籲「台灣產業需要再升級」,而「車輛是實體經濟」,他認為「未來半導體、電池、模具和零組件加工,在車用領域將扮演關鍵角色」。

他侃侃而談地指出,「電動車對汽車產業的設計、製造、組裝和產業生態鏈,將會有很大的改變,商業模式也會改變」,彷彿這個觀念早已深深刻印在他腦海中,他強調「鴻海集團在電動車領域不能缺席」。

事實上,郭台銘在2019年7月將董事長一職交棒給劉揚偉後,鴻海集團就已開始積極布局轉型升級工程。其中,電動車是劉揚偉推動鴻海轉型升級成敗的指標產業之一。

布局電動車 鴻海以資通訊當助力

在集團轉型大方向戰略確定下,鴻海在電動車發展上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決定「從軟體出發,走開放平台」的概念。

去年10月16日鴻海科技日,劉揚偉正式公布MIH電動車軟硬體開放平台和關鍵零配件,透過提供電動車底盤、以及整合電機、控制器、齒輪箱、車載充電器、電源轉換器、高壓配線盒等功能的關鍵零組件模組,讓車商可以透過MIH整套解決方案縮短開發流程、有效降低成本,目標要讓MIH平台成為電動車界的安卓(Android )系統。

MIH平台的開放特性,很快地吸引全球廠商的目光,至今年2月6日止,鴻海MIH電動車聯盟已吸引全球635 家廠商參與,其中包括亞馬遜網路服務AWS(Amazon Web Services)、微軟(Microsoft)、聯發科(MediaTek)、高通(Qualcomm)、德州儀器(TI)、意法半導體(ST)、羅姆(ROHM)、寧德時代等。

鴻海集團強調,在電動車領域不做品牌,透過MIH平台開放規格,提供廠商選擇造車的條件和技術內容。MIH平台未來鎖定支援多種個人化模式的自動駕駛、車輛管理及自動計程車等應用,也積極投入智慧車領域。

對於鴻海布局電動車領域,劉揚偉目標明確地指出,「2025年到2030年是台灣電動車黃金起飛關鍵期,電動車更是鴻海集團未來毛利率從7%提升到10%的關鍵。」

談到鴻海布局電動車的優勢及劣勢,劉揚偉說,「資通訊即是強項」。他分析,目前競逐電動車市場有傳統整車車廠、網際網路廠商及資通訊業者三股勢力,「傳統造車業最懂車,不過供應鏈相對封閉;網際網路廠商將電動車視為軟體平台,硬體製造能力相對弱。」

劉揚偉說,電動車整合軟體和硬體,「硬體需要開模,我們有垂直整合供應鏈的管理實力,以及過去40年累積深厚工程能力和人才」;但他也不諱言,「我們唯一的弱勢是不太懂車子,這個弱點可以透過平台解決造車的問題」,讓資通訊人才透過MIH平台發揮供應鏈和軟硬體實力。

至於台灣發展電動車的機會,鴻海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直言,「電動車發展與資通訊產業有親近性,台灣發展電動車有優勢」,因為台灣有資通訊產業的基礎,電動車注重資通訊技術及使用者體驗,「電動車也代表軟體定義車用的趨勢」。

鴻海的電動車思維 軟體定義開放生態

為強化MIH軟硬體平台整合,鴻海更挖角中國新創電動車蔚來聯合創始人之一鄭顯聰加入團隊,專責MIH聯盟規劃,並掌管硬體部門兼平台規格定義。

面對產業改變,鄭顯聰認為,在專利IP共享原則下,「如何去跟別的國家市場做連結,會是MIH聯盟的重要課題」;MIH聯盟要以開放的方式,連結世界各國在地化發展,在不同文化交流下,求同存異,建立具效益的解決方案。

專責MIH軟體平台的鴻海技術長魏國章在1月19日天下經濟論壇後指出,目前汽車產業多數仍從硬體定義觀點出發,架構相對複雜、管理難度高,系統相對封閉、參與難度高;現在電動車廠商的平台,多數也是封閉式的設計生態。

魏國章預期,「未來電動車是軟體定義的開放生態」。他指出,MIH是軟體定義的開放平台,強調軟體硬體分離、開發週期縮短、開放的生態,集合眾人的智慧,「就像智慧型手機的Android系統」。

魏國章認為鴻海推動的MIH聯盟,可以「跳脫傳統思維框架,從使用者經驗的觀點來看汽車設計。」他預期,MIH聯盟可為汽車產業帶來文化衝擊,而「這樣的衝擊是好事,衝擊帶來改變才能帶來創新」。

在汽車電子領域累積深厚經驗的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也以智慧型手機生態變遷為例指出,以往智慧型手機平台相對封閉,在Android開放平台問世後,「當群體力量進來,大大改變了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樣貌,這樣的趨勢也將在汽車產業發生。」

鴻海看台灣發展電動車 半導體資通訊有優勢

郭台銘對MIH電動車平台聯盟發展充滿期待、也深具信心,他在台灣模具工業同業公會30週年慶活動中,向會員們擘畫藍圖,更以創會理事長的身分,力邀會員廠商加入MIH聯盟。

郭台銘霸氣地說,「在電動車帶動下,模具會做不完」、「這會是大利多」,未來不僅半導體、電池、零組件加工、機械或5G網路,包括模具工業也將會在電動車領域大展身手。

不過郭台銘認為,「台灣電動車若要整機外銷,有點困難」,現在台灣不可能像以前的日本和歐洲企業,大量把汽車產品外銷美國市場;將來電動車設計開發可能在台灣,可以有自己的平台,發揮如半導體等屬於自己的強項。

而電動車若要發展,郭台銘點出先決條件「要靠近市場」,因為「市場決定產品的未來」,他指出「全球三大汽車市場就在美國、中國大陸和歐盟」。

郭台銘並以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決策為例,特斯拉不僅在美國和中國上海設廠,在歐洲廠區也積極興建中,讓組裝代工廠區就近市場。

鴻海組MIH聯盟 劍指Apple Car

隨著MIH聯盟成形,外界進一步揣測鴻海集團參與蘋果Apple Car的研發進程。儘管有分析師認為Apple Car的推出時程、供應商和規格、以及蘋果在電動車和自駕車市場的競爭力均充滿不確定性;但劉揚偉對MIH平台與Apple Car合作表示歡迎的態度,已讓外界充滿想像空間。

郭台銘對於媒體問到Apple Car,態度則非常謹慎,不願透露任何口風。不過已有外資預期,鴻海集團有機會在Apple Car的車身底盤、零配件和次系統這3大項目,扮演關鍵角色。

面對韓國車廠現代、起亞積極爭取與Apple Car合作,郭台銘並不擔心,因為MIH聯盟已經成形,他認為「鴻海不會單打獨鬥」;但郭台銘也點出「電池很重要」,台灣在電池領域還有成長的空間,這也將是鴻海集團未來布局電動車關鍵零配件的重點項目。(編輯:張良知)11002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