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反制美方關稅態度強硬 分析:先打再談

2025/4/8 11:55(4/8 16:2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示意圖。(路透社)
示意圖。(路透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8日電)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後,中國率先反制,但又遭到川普加碼,雙方目前皆無妥協之意。中國學者分析指出,中方「先打再談」的思路很明確,並認為中美經貿不可能完全脫鉤。

中國宣布對美加徵34%關稅,作為反制美國的對等關稅後,美國總統川普7日揚言對中國再額外課徵50%關稅,迫使中國撤回報復計畫。如此一來,美國今年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累積已至104%。中國商務部今天宣布,如果美方推出升級關稅措施,中方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告訴中央社記者,川普第一任期時,中國對於川普的關稅措施比較意外,相較之下,這次打的是「有準備之仗」。所謂準備,就是包括財政與貨幣政策在內的各項經濟提振措施。

他說,中國反制美方關稅措施的態度不是臨時的決定,「各種最壞的可能都考慮了」,所以也不會輕易改變決定。

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以及少數在「對等關稅」中反制美國的國家,吳心伯認為,中方可能是基於這樣的判斷:面對「獅子大開口」的川普,如果中國「不打就談」,最後就會一敗塗地,後續也會沒完沒了,「現在的思路很明確,就是『先打再談』」。至於其他中、小國家,面對美國就沒有這樣的實力和「戰略意志」。

有分析指出,當兩國關稅高達60%以上時,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將減少至幾乎為零。「中美脫鉤」成為當下最受關注的議題。

即使中方已經有所準備,吳心伯說,中美兩國間的貿易不可能完全脫鉤到零。從川普第一任期的關稅戰來看,雙方都有對部分商品豁免或減免關稅,那些就是高度依賴對方進口的東西。「一方面打仗,一方面要打聰明仗」,還是要避免過度傷害自己人民。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說,中美經貿不會真正脫鉤,他也不贊成脫鉤。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聶輝華今天在微信公眾號中發布的受訪文章中主張,要有戰略的靈活性,「鬥而不破是最好的博弈形勢。不鬥肯定不行,但是真破了對雙方都是不好的。最後肯定要談判的,可能各讓一步,就算是比較好的情況了」。

聶輝華說,中國提出反制美方措施,但出口受阻了,就要想辦法擴大內需,真正要落實內需循環。最好的方法是在公布反制措施的同時提出對沖政策,他相信政府很快就會公布相關政策,「要一邊說硬話、一邊還得有硬政策,才能出硬結果」。(編輯:朱建陵)1140408

在中國反制美方對等關稅後,美國總統川普7日揚言對中國再額外課徵50%關稅,今年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累積已至104%,中方態度無軟化之意。中美貿易脫鉤問題引發關注,學者吳心伯認為,中國打的是有準備之仗,但是對於高度依賴對方的產品,中美都可能有豁免或減免關稅措施。圖為2023年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中的眾多進出口貨櫃。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攝  114年4月8日
在中國反制美方對等關稅後,美國總統川普7日揚言對中國再額外課徵50%關稅,今年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累積已至104%,中方態度無軟化之意。中美貿易脫鉤問題引發關注,學者吳心伯認為,中國打的是有準備之仗,但是對於高度依賴對方的產品,中美都可能有豁免或減免關稅措施。圖為2023年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中的眾多進出口貨櫃。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攝 114年4月8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