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暴跌 學者:短期事件不至於造成通貨緊縮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0日電)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增產大打價格戰,近日國際原油價格如坐雲霄飛車。專家分析,油價暴跌應是短期事件,不至於造成經濟活動遞延,通貨緊縮的情形。
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成員國和非成員國構成的「OPEC PLUS」於上週集會,沙國本來建議4月起擴大減產,但以俄羅斯為首的產油國反對,導致談判破裂。
沙國為報復俄羅斯拒絕配合減產石油,決定反向增產,引發油價下跌,9日國際油價暴跌逾24%,創下1991年波斯灣戰爭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暨台經中心研究員梁啟源認為,沙烏地阿拉伯此次用意在於逼俄羅斯重上談判桌,由於油價1桶一度跌破30美元新低,對於所有會員國都會造成傷害,這場價格戰應該不會持續太久。
梁啟源表示,如果考量武漢肺炎疫情(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從歷史資料來看,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新型流感(H1N1)等疾病對油價多為短期影響,他認為此次疫情影響範圍同樣也是短期性,不會影響到全年度走勢。
梁啟源評估,油價未來將會反彈,價格區間可能落在一桶50美元左右,但如果疫情很快就結束,不排除油價可能衝高超過50美元。
至於油價暴跌對總體經濟的影響,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認為,價格下跌肇因於供給面意見相左,「短期就會塵埃落定」,油價不會像2014年一樣持續走跌,應該不會造成總體經濟的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是指一般物價持續下跌的現象,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定義,因需求減少致物價持續兩年下跌,才能視為通貨緊縮。但如果是來自於供給過剩或需求不足所造成的物價走跌,長期可能會促使生產活動緊縮,薪資、利率、股價全數下跌,失業率升高,惡性循環的結果會使經濟狀況更加惡化。
若以原油需求面來看,武漢肺炎至今已感染全球超過10萬人,並導致工業活動劇減,特別是在中國、亞洲其他經濟體和疫情重災區之一的義大利。疫情也使得地面與空中交通需求減緩。
國際能源總署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發布聲明表示:「這場冠狀病毒危機廣泛影響能源市場,包括煤炭、天然氣與再生能源等。但它對石油市場的衝擊尤其嚴重,因為它阻礙人員與商品流通。」
不過,邱達生指出,目前預測機構相對樂觀,像是經濟學人(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與IHS Markit經濟預測,都認為疫情主要影響今年第1季經濟表現,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較為悲觀,評估也只影響到第2季。
邱達生認為,除非中國有隱匿疫情,或之後因為疫情造成長時間供應鏈停擺,才會對經濟需求面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編輯:林孟汝)10903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