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英雄30 / 理工男勇闖台中歌劇院 陳英傑用機電技能服務場館
一部好的作品需要眾人通力合作,除了鎂光燈前表演者的努力,幕後人員的付出更是功不可沒,也應該得到肯定,中央社推出「幕後英雄」專欄,每週三固定推出這些英雄的故事。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中29日電)表演藝術場館除藝術家外,還有一群支撐場館運作的硬體幕後工作者,台中國家歌劇院工務資訊部經理陳英傑就是其中之一,他念電機為藝文領域服務,最大心願就是場館節能減碳,永續發展。
過去曾在海巡署、成大醫院等地工作,陳英傑目前是台中歌劇院最資深的員工之一,工作內容從機電設備維修到落實場館永續。陳英傑回憶,當時歌劇院尚未落成,他在廣場閒逛著,突然覺得比起動輒20、30年的建物,新場館工作應該相對比較輕鬆有趣,於是面試進歌劇院工作。
進歌劇院後,陳英傑才發現這個「誤會」大了,「原來藝文場館不但要面對營運,還要面對演出,工作相對多元繁雜。」他說,理工男在歌劇院的確是少數,「藝術家講話會比較迂迴,我們講話比較直,在這工作必須思考如何讓大家了解工作內容,配合藝術家,配合場館營運,這些都是我們的挑戰。」
陳英傑記得2016年4月他進入歌劇院工作,首要任務就是與台中市政府做歌劇院建築物的點交與交接,準備8月開幕,「整棟建築包括機電設備與消防設備,都是我們進來一項一項點交。」除了點交數量之外,也要確認設備功能是否可以運作,「每天2萬步以上都很平常。」
陳英傑說,台中國家歌劇院有責任確保來訪民眾的安全,所以在消防設備的部分,也花很多時間去測試,「整個歌劇院的火災探測器大概有1000多個,每一顆都要點微微的煙去做測試,雖然細瑣,卻大意不可。」
陳英傑說,在這裡工作大家都有一個共識,「我們不是一般的機電阿伯,只換燈泡、修水龍頭或是通馬桶,歌劇院的工務工作一點都不傳統,我們不自限,而且會更積極參與。」他說,大家從永續節能、智慧場館的角度出發,「有這個共識與底氣,即使只是更新一個小燈泡,大家都會思考是否符合永續概念。」
要說多辛苦,陳英傑一時之間想不起來,更多的是工作的成就感。他說,歌劇院大型工程如發電機工程或空調節能改善工程等等,都必須夜晚施工,「因為場館每天要開門迎接觀眾,不可能關3個月做一個工程。」他與夥伴輪班監工,先回家吃飯,洗個澡就再過去,歌劇院獨有的超級發電機就是這樣完成。
陳英傑回憶,歌劇院一開始建造時,並沒有設置第二備援電力,如果遇到全台大停電,後果不堪設想。工務資訊部整整一年,只能利用夜晚下班時間工作,測試電力對接,大家同心協力完成組裝測試工作。
現在有了超級發電機,萬一停電,這座發電機可以支持全館使用3小時,爭取善後時間。陳英傑說,即使是發電機也要兼具綠色環保,光是排氣管都加裝陶瓷淨化器,讓發電產生的氣體淨化後才排出,維護民眾安全。
在這裡工作8年,陳英傑說,與其他很文藝的部門橫向工作時,他也會提醒大家不要講那些聽不懂的專有名詞,「讓複雜的事情變簡單,大家都聽得懂,這也是一個生存的技能。」
對於未來期待,陳英傑說,他曾赴澳洲雪梨歌劇院考察交流,「歌劇院很早就在做綠色計畫;因為歌劇院在海邊,他們也支持生物多樣性,透過減廢讓海豹在海灘悠游,復育珊瑚礁等等。一個場館可以做到節能減碳,還可幫助生態平衡,我覺得很羨慕,我也很希望有一天台灣的場館也能做到這些。」(編輯:張雅淨)11305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