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1 / 隱身羊腸小徑的小城門-兌悅門

2021/2/9 13:57(2/9 16:0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南府城是全台古蹟最多的城市。清領城垣的城門融合在現代建築大樓,這些隱身羊腸小徑的小城門各有其特色,造就文化古都特色。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9日電)走在台南市中西區如同羊腸小徑般的信義街,兩旁小店固然吸睛,但巷尾「兌悅門」更搶眼,這座府城唯一人車可通行的城門雖小,卻是清領台灣府城垣的遺跡,朝聖者終日不絕。

「兌悅門」是清領台灣府城垣的城門之一,隱身在信義街和文賢路口,城門兩側延伸出去的城垣,被鐵皮屋覆蓋,形成奇特的景觀,卻無損它的文資身分,即使是居住在舊城區的老台南人,要找到這座小城門,也得花一點功夫。

「兌悅門」建於清朝道光16年(西元1836年),屬於西外城城門,當時的西外城還有「奠坤門」、「拱乾門」兩座小城門,如今「兌悅門」卻是台灣府城垣殘存下來的4座城門之一,也是文化部去年12月審議通過「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為國定古蹟前,台灣府城垣唯一的國定古蹟。

不過,「兌悅門」在早年外觀算是不起眼;日本治台期間討論台灣府城垣時的文獻記載,幾乎忽略它的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兌悅門」存在感依舊薄弱,結果年久失修,出現坍塌、牆面磚塊破損、城門上層被植栽附生,更遭民宅占用。

「兌悅門」高4公尺,牆厚3公尺,通行洞門呈圓拱型,高約2公尺,寬約3公尺,多以咾咕石(珊瑚礁)為材料,上半部是紅磚,下半部是咾咕石,因此也被稱為「咾咕石門」,當地居民則以「甕城腳」稱呼這座小城門,進門後的信義街古稱「咾咕石街」,也是台南僅存人車可通行的台灣府城垣城門,一次可容一輛自小客車進出。

「兌悅門」小歸小,也像府城諸多古廟老街有著傳說。據說當年「兌悅門」完成後,因門洞看起來像「弓」,底下鋪著石板的巷道像「箭」,兩者合一成了蓄勢待發的「弓箭」,帶有煞氣,居民才在城門旁建廟供奉「石獅公」坐鎮。

另外,當地還有「箭煞陣」的傳說,據信「兌悅門」彎曲城垣和巷道的組合,是「五條港」商人對付安平的洋行而設下的,這個陣式主要是破壞對方風水,弓箭對準安平射出,但安平有漢人買辦知道此事,便安置兩尊「石將軍」鎮煞;「石將軍」原先被置於石門國小附近,如今在安平開台天后宮的將軍殿中。

時過境遷,「兌悅門」傳說已漸被人淡忘,但經過近200年歲月洗禮,「兌悅門」已成當地地標和景點,一探究竟的遊客絡繹不絕,不僅可登上城門,想像清領時期居高望下的光景,城門旁多特色小店、咖啡廳、民宿及宮廟,讓遊客隨興而走,體驗濃濃的台南古風。(編輯:黃世雅)11002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2 / 台灣僅存的甕城-大南門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