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經濟不振 學者:救市政策難奏效民間不滿四起

2024/10/14 20:55(10/16 16: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台北14日電)多名學者分析,中國長期仰賴銀行承擔國企經營不善的後果,債券、貸款壞帳增加,即使中國央行日前推出政策,但為時已晚,效果恐不彰。同時,中國民間對於經濟不振所帶來的失業、社會不平等現況不滿,恐將導向民族主義狂熱。

國策研究院與陸委會14日舉辦「習近平主政下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態勢」研討會,邀請多名學者、專家與會討論中國經濟問題。

美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董事長程曉農指出,中國未來的最大危險在於其體制化的金融機構,中國政府控制每間銀行,這套機制雖協助中國在1996年成功擺脫因國企經營不善衍生的經濟困境,但中國對銀行系統的全面控制,使得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不得不為大型國企提供資金,使得銀行體系的風險增加。

更有學者認為,中國經濟如今更難擺脫陰霾在於對內刺激經濟政策發行時機太晚,再加上經濟發展長年聚焦在製造業,甚少提到刺激消費支出,對外又得面對美中貿易戰、技術脫鉤問題,中國經濟面臨嚴峻挑戰。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暨永續長李鎮宇表示,中國經濟危機必須回溯至改革開放期間,鄧小平時期的第6個五年計畫,文件僅有一頁討論如何刺激消費支出,其餘一百多頁聚焦促進工業、科技發展,而習近平任內還是致力打造半導體行業,也甚少著墨消費支出。

韓國國家安保戰略研究院院長韓碩熙提到,中國央行刺激政策措施發行時機太晚,難以有效處理危機,且中國現在面臨環境退化、社會不平等加劇等問題,再加上美國對中國貿易制裁,美國還要求外國公司轉讓技術以換取市場准入,對中國「技術脫鉤」問題,更是讓中國經濟面臨巨大挑戰。

中國經濟持續不振,有學者觀察到中國民間對經濟的不滿增長,抗議活動增加,但也要注意年輕一代展現的社會動盪,可能會被扭轉為對民族主義的狂熱。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志柔表示,中國經濟下滑導致失業和社會不平等,民間對經濟的不滿日益增長,社會動盪增加。陳志柔的研究團隊過去1年從中國抖音平台收集3萬6000個抗議活動影片,這些抗議主要反映經濟訴求、房地產糾紛、勞工權利等社會問題。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則從另個角度觀察到,中國年輕一代的社會動盪反映出兩個層面,年輕人不滿可能會造成政治不穩定,但中國可能且確實能把這股不滿導向對民族主義的狂熱;且經濟下滑的同時,年輕人更渴望找到體制內的穩定工作,可能會更遵從政府體制。(編輯:廖文綺)11310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華爾街日報:中國情蒐規模前所未見 西方國家防不勝防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