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2月個人所得稅收大減15.9% 原因引熱議
(中央社台北22日電)中國今年前2個月個人所得稅收入,比去年同期大減15.9%,躍為社交媒體熱門話題。絕大多數大陸網友認為這是失業增加、收入減少導致;專家則提到還有春節較晚與扣除額提高效應。
中國官方宣稱開年經濟「起步平穩、穩中有升」,不過中國財政部22日發布統計數顯示,今年1至2月,全國稅收收入人民幣3兆7820億元(約新台幣16兆7200億元,下同),年減4%。
其中,企業所得稅1兆170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個人所得稅3262億元,大減15.9%。
數據出爐後,「個人所得稅收入下降」躍為中國社交媒體熱門話題,迄今在微博閱讀量已突破1.7億。在相關討論區,絕大多數網友認為原因是工資少了,很多企業降薪;工作沒了,很多人被裁員。
中國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是每月5000元(一年6萬元),去年並未調高起徵點。扣除「五險一金」以及專項扣除額,一般認為年薪10萬元以下不用繳個人所得稅。
陸媒第一財經今天報導,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降幅大於前2月稅收收入降幅(-4%),也大於去年全年個稅收入降幅(-1%)。由於個人所得稅與老百姓錢袋子息息相關,這也引起市場關注。
報導引述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表示,今年前2月個稅收入下降很可能與今年春節較去年晚,個人年終獎發放比去年晚,去年基數相對高有關。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指出,去年8月國家提高三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更多人享受減稅,也可能是前2月個稅收入下降的原因之一。
中國國務院當時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三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每月提高1000元。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稅務專業學位行業導師汪蔚青指出,去年經濟復甦不及預期強勁,部分公司減少年終獎或沒有給員工發放年終獎。另外一些外貿公司因為業務量受到影響,人員工資減少,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個稅應納稅額減少。
中國2023年個人所得稅收入減少1%,不過官方樂觀預計今年個稅收入1.57兆元,年增約6.3%;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5%)同步。
報導稱,考慮到今年部分年終獎個稅收入集中在3月入庫,以及官方對全年個稅收入預期,預計後期個稅收入增速有望由負轉正。(編輯:楊昇儒/陳鎧妤)11303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