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人權觀察:特斯拉、福斯等汽車大廠供應鏈涉及新疆強迫勞動產品

2024/2/1 20:49(2/1 21:0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2021年5月新疆喀什市一間清真寺懸掛五星旗。(路透社)
圖為2021年5月新疆喀什市一間清真寺懸掛五星旗。(路透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日綜合外電報導)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今天發布的報告指出,特斯拉、通用、福斯和豐田等國際汽車大廠並未採取行動,以降低其中國供應鏈涉及新疆維吾爾族「強迫勞動」產品的風險。

根據這份長達99頁、題為「怠於注意:汽車企業淪為中國強迫勞動共犯」的報告,全球規模數一數二汽車製造商旗下中國供應鏈涉及據稱由新疆等地區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強迫勞動生產的鋁材。

美聯社報導,中國被控推行「勞動力轉移計畫」,並透過計畫迫使維吾爾族和其他突厥裔少數民族在工廠裡勞動,這也是長期同化和大規模拘留行動的一環。據報導,在該計畫中,工人不僅遭到意識形態灌輸,其行動自由也會受限。

報告指出,外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政府的壓力下屈服,對其中國業務的控制較其他國家更寬鬆,這增加了供應鏈中使用強迫勞動產品的風險。

聯合國2022年的報告發現,中國可能在新疆犯下違反人道罪,估計有逾100萬名維吾爾人在打擊恐怖主義和分離主義的名義下遭到任意拘留。

自2022年開始,美國要求所有新疆生產商品的進口商證明其商品製造過程無涉強迫勞動,以避免受罰。

據業界報告,中國有15%以上、全球則有約9%的鋁供應來自新疆。汽車工業將這種材料用於車架、輪框和電池箔等多種零件。

中國於去年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也是世界第一的電動車製造國。報告內容提到,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也涉及強迫勞動相關鋁材。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資深研究員沃明頓(Jim Wormington)表示:「中國是全球汽車產業主導者,各國政府必須確保在中國生產汽車或採購零組件的公司不會受到北京政府打壓新疆行動的影響。在中國做生意不應意味必須使用強迫勞動產品,或從強迫勞動中受益。」

針對報告內容,日本豐田汽車(Toyota)發布聲明稱,「尊重人權」是其核心價值的一部分,「我們希望供應商跟隨我們的腳步,尊重而非侵犯人權」。

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回應,該公司會立即調查任何強迫勞動指控,且正尋找新的解決方案,以避免其供應鏈涉及強迫勞動。特斯拉(Tesla)、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比亞迪則未回應美聯社的置評請求。(譯者:施施/核稿:何宏儒)11302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研究:維吾爾語App內藏中國間諜軟體 收集個資並監控位置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