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等公司接連遭中國搜索 紐時:外企憂打壓欲與北京脫鉤
(中央社台北15日電)國際專業諮詢機構如貝恩公司、美思明智集團設置於中國的據點相繼被搜索,紐約時報中文網今天報導,由於北京對生意人的態度越來越差,迫使許多跨國企業尋找與中國「脫鉤」的辦法。
紐時報導說,北京當局3月間廣邀蘋果等企業巨賈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當時商務部長王文濤向他們招手說,外企「不是外來客,而是一家人」,並宣布2023年是「投資中國年」,但這種友善沒有持續多久。
尤其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與凱盛融英(Capvision)設置於中國的據點被搜後,有關報導已引起恐慌。
香港東方資本研究公司董事總經理科利爾(Andrew Collier)說:「這會產生事與願違的不良後果。」
他表示:「任何想在中國建一座造價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元)工廠的人都不可能毫無擔心地那樣做,因為他們將無法對廠址、所涉及的土地和合作夥伴,或任何事情做任何調查。」
報導指出,因此擔憂前進中國的風險大於收益的外企,已著手考慮替代中國供應商的應急方案,像是某個美國傢具製造商正試圖達成一項藉由中國公司分銷產品的協議,以便撤離美國員工。
更有一家美國的教育公司打算關閉中國據點,把技術授權給現有的中國員工。
雖然對製造商來說,沒有其他國家能在基礎設施和熟練勞動力的規模上挑戰中國,何況有產品要賣的公司也不願意離開人口規模達14億的市場。
不過在西雅圖執業的律師哈里斯(Daniel Harris)說,最近幾週接獲相當多的企業諮詢,如何在不完全離開中國市場的情況下減少在當地的業務。
以往中國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過程中,外企忽視許多風險,如今因中國的經濟增長停滯,加上經營的變數成倍增加,外商的考慮已有所不同。
據專門追蹤IPO的數據提供商Dealogic統計,在中國達成的交易量逐漸減少,去年美國業者宣布只達成25筆投資交易,低於前年的56筆。
為尋找投資機會的企業提供顧問服務的業者說,亞洲地區的新重點包括日本、韓國和新加坡,去年美國公司宣布在新加坡達成28筆投資交易、在日本達成24筆、在韓國達成21筆,與前一年相比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加。
眼看著中國即將於7月1日實施修訂後的「反間諜法」,報導說,即將上路的國家安全措施擴大到整個經濟領域,北京正放大在中國投資的最大風險,也就是缺乏透明度。(編輯:曹宇帆/張淑伶)11205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