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把資本發展掛鉤政治 學者:監管本質不變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北京3日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針對資本議題發表講話,學者認為,這意味著官方短期不會再對大型企業頻繁出手監管,但想要「治理」資本的本質沒有變,甚至明確將其上升為政治問題。
據新華社,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進行第38次集體學習,主題是「依法規範和引導中國資本健康發展」。習近平強調,資本是重要生產要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規範和引導資本發展,既是一個重大經濟問題、也是一個重大政治問題」。
習近平還強調,要設立「紅綠燈」,健全資本發展的法律制度、完善市場准入制度;要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執法;要「全面提升資本治理效能」;要深化監管體制機制改革等。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因各種內外因素低迷,外媒報導,中國近期將放鬆對科技行業的監管,希望業者能提振經濟。此時,習近平關於資本的講話引發關注。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告訴中央社記者,這篇講話讓期待官方在監管方面鬆手的人「樂觀又悲觀」,樂觀的是,政府可能不會再頻繁出手;悲觀的是,監管問題並沒有放鬆。
他說,習近平的講話中沒有談太多鼓勵發展,而是談到過去以來監管的合理性,這意味著官方只是在監管的力度上可能不再那麼重,「比如說,不會對企業意外罰款,不會再隨便取締某個行業」。
習近平將資本發展提升為「政治問題」,聶輝華認為,這可能是擔心龐大的資本和權力勾結,會影響政權安全,釋放的訊息是「資本不要染指權力,如果染指權力就是國家安全問題了」。
此外,官方以往在談到改革開放時強調「大膽試、大膽闖」,習近平這次在談到監管時指出,「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的,要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落實監管責任」。也有人擔心,這可能會遏制創新。
現居美國的中國經濟社會學者何清漣表示,要理解習近平對資本的態度,要從他的出身與成長經歷兩方面出發。
她說,習近平出身於中共高幹家庭,對資本有天生的警惕與反感,但瞭解毛澤東時代的國困民窮狀態;他成長於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時期,瞭解外資與私人資本對發展經濟的重要作用。也因此,習近平在對待非國有資本的態度上,始終存有利用之念,不可能真正尊重。
這次習近平講話提到,現階段,中國存在國有資本、集體資本、民營資本、外國資本、混合資本等各種形態資本,並呈現出規模顯著增加、主體更加多元、運行速度加快、國際資本大量進入等明顯特徵。
何清漣說,習近平表明自己不會像毛時代那樣,消滅私人資本與外資,「這算是對幾年來一直流傳的中共將推行『公私合營2.0版』的一次否定」,有讓私人資本和外資放心的意思。
習近平還提到「要正確處理資本和利益分配問題」,何清蓮解讀:資本可以拿走利潤,但中國不會再像江澤民與胡錦濤執政時期那樣,出現富可敵國的大資本家族,包括明天集團創辦人肖建華那樣為權貴洗錢的「超級白手套」。(編輯:曹宇帆)1110503
- 2024/11/02 15:46
- 2024/11/01 20:35
- 2024/11/01 14:56
- 2024/10/31 13:08
- 2024/10/31 10:14
- 2024/10/30 11:5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