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 中國首個不活化疫苗進入二期臨床
(中央社台北25日電)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延燒全球,疫苗研發進展備受關注。消息指出,中國首個新型冠狀病毒不活化疫苗已進入二期臨床,這是中國第二個進入二期臨床研究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綜合陸媒財新網、香港01等媒體今天報導,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共同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不活化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昨天進入二期臨床試驗,距離該疫苗一期臨床開啟僅12天。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表示,二期臨床試驗將擴大受試者年齡範圍,除了觀察安全性,還需測試疫苗有效性指標。
這是中國第二個開啟臨床試驗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進展更快的是由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院士陳薇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adenoviral vector)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已於4月12日正式開啟二期臨床研究。
財新網消息引述一名疫苗研發人士表示,「二期臨床試驗很關鍵,能看到注射疫苗後能否產生抗體,根據抗體情況大概判斷有效性」。
疫苗臨床研究分為3個階段,一期主要評價安全性,二期主要評估疫苗的安全性,探索接種免疫程序,三期則主要評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由於二期試驗是接種在健康人身上,不需在疫情地區進行,病毒試驗地點選在中國河南省焦作武陟縣。
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疫苗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夏勝利解釋,「愈是發病少的地區愈好」,因為沒有感染的地區避免了很多干擾因素,更容易驗證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指標。
伴隨兩款疫苗進入二期臨床,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效性評估將進入關鍵環節。財新網引述上述疫苗研發人士指出,二期臨床通常需時6個月,隨後三期臨床則要在真實環境中觀察疫苗保護效力,提供更有說服力的數據。
據了解,三期臨床試驗主要評估疫苗的有效性,在疾病流行的背景下,完成免疫原性評估需時6個月以上,完成保護力試驗需要更長時間,因此完成三期臨床試驗,最後得出疫苗安全、有效的結論,可能約需時一年。
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與韓國防疫專家進行線上會議時表示,中國目前同時研發5種疫苗,進行較快的是腺病毒載體疫苗和全滅活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共有70種疫苗正在研發中,其中美國有兩款疫苗已啟動人體實驗。
據衛福部官網,不活化疫苗(中國稱滅活疫苗)為將病毒或細菌殺死,獲取其部分抗原製備而成,因此不會造成感染,也較不受外來抗體的干擾,但其免疫效果相對較低,無法持續很長時間。(編輯:周慧盈/翟思嘉)10904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