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香港成立亞洲首個新聞博覽館

2018/12/5 14:51(12/5 15: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5日電)香港新聞博覽館今天舉行開幕典禮,這是亞洲首個類似展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非常重視,親自出席開幕禮。展館預計月底開放民眾參觀。

這個展館由眾多新聞界資深人士以義務性質共同籌組建立,並以新聞教育基金名義營運,籌備時間已達10年。

展館原是一個老舊街市(菜市場),位於上環必列(口者)士街,是受當局保護的歷史建築物。

大概10年前,香港當局大力推動老建築物的活化和保育工件,為這些建築物注入新元素。期間,新聞基金趁機向政府申請使用這個菜市場,獲得當時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接受。

也許是展館由她親手拍板成立,林鄭月娥在開幕禮上顯得特別高興,且停留時間頗長。

她致辭說,博覽館的成立讓外界對香港新聞界有更深入了解,也凸顯出香港對新聞工作的重視,同時為承傳本地新聞文化踏出重要一步。

她並引述已故武俠小說泰斗、明辦創辦人查良鏞(筆名金庸)的話說,評論可以自由,但事實必須神聖。

新聞基金主席陳淑薇說,香港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中西文化交匯,新聞自由、資訊流通的特色,令這裡成為全球主要匯聚中英文媒體的地區。

她說,香港設立新聞博覽館別具意義,有助大家更加了解香港媒體業的發展。

樓高兩層的展館,裡面展示了香港媒體的發展歷程,有各報的印刷版,包括很早期的循環日報和中國日報,以及後來的華僑日報和星島日報等。

香港首份報章為半月刊的遐邇貫珍,創建於1853年,但印刷版已沒法找到。

展館也展出左右派報章的一些歷史,左派如大公報和文匯報,右派則有香港時報和工商日報;香港的英文報章南華早報和虎報(已改為免費報章)也是展覽內容之一。

除了報紙的印刷版外,展館還以實物或圖文介紹香港報章的內容,比如早期大都是綜合報章,後來出現了以財經、娛樂和賽馬的專題報章,其後電子媒體也隨著科技的發展而出現。

展館展示報館的印刷工具,以及記者採訪時的錄音機等。

博覽館頗受本地學校歡迎,已有不少學校安排學生到館內參觀。展館要到月底才正式開放供市民參觀。1071205(編輯:馮昭)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