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憂鬱有新療法 陸學者重大進展
2017/2/8 16:45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8日電)據報導,中國大陸廣東省南方醫科大學的學者找到抗憂鬱治療的新標靶和新方式。
南方日報今天報導,有關研究由南大副校長高天明和教授朱心紅領銜的研究團隊進行。
據報導,以往國際上對憂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腦神經元,但據此研發的抗憂鬱藥大多作用慢、有效率低。
而過去被認為只是「配角」的膠質細胞,近年卻越來越顯示出它調控腦功能的重要性。
報導引述專家說,所有細胞都能合成一種叫做ATP(三磷酸腺苷)的物質,為生物體的活動直接提供能量。
南大的研究團隊發現,如果腦中的星形膠質細胞減少了ATP的釋放,實驗小老鼠就會出現憂鬱行為。
但如果外源性給予ATP,或者內源性促進ATP釋放,可在一週內快速逆轉動物的憂鬱行為。
由此,團隊為快速抗憂鬱藥的研發提供了新的標靶。
團隊還發現,廣泛用於太空人、運動員訓練的間歇性低氧的方法,也能促進成年海馬神經的發生,由此發揮長效的抗憂鬱作用,且副作用小。
這一發現為憂鬱症的非藥物治療提供了新的手段。
南大的研究團隊因為在抗憂鬱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昨天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0602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