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拍攝的所有來賓眼神一致的看向鏡頭,我看到主辦方攝影的用心,同時在心中一首歌的旋律響起……
捷克攝影家Josef Koudelka最著名的照片就是本人舉起手錶,向空無一人的大道按下快門,這次來台展出的照片沒有這張,僅以模仿他的手法向大師致敬。
524立院審查國會職權修法,綠營立委在議場內施放藍、白、黑3色氣球並高喊口號,一顆氣球在天花板上飄上飄下,成為焦點……
每個人對「家」有不同定義,在這個社會的某個角落,5把雨傘就是他的「家」。
每一天都可以是台灣文化日,台灣文化已經可以走向世界、被世界看見。
元老級綜藝節目《超級夜總會》走出攝影棚,開著一台工程車跑遍全台灣鄉鎮125個地方,靠著澎恰恰、許效舜、苗可麗的妙語如珠,惹笑台下千萬觀眾,持續佈施歡笑、送愛地方……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1997年出版後持續熱銷,也在台灣被改編成同名舞台劇,連演了13年。關於生命教育,我們永遠學不完⋯⋯
90 年代台灣出現《少年吔,安啦!》,有槍械也有青少年徬徨,彷彿也暗喻著衝掘網羅、大鳴大放過後的台灣人,內心的不安與焦慮。
金馬奔騰超過60年,第60屆金馬獎將於本週登場。從1962年的第一屆開始,金馬獎影響力逐步擴增,也被譽為「華語界奧斯卡」,成為海內外具影響力的獎項。
金馬獎在你的心中占著怎樣的地位?對電影人而言,它是榮耀,是考驗,是檢視自我的一面鏡子;對觀眾而言,它是濃縮一整年華語電影成績的時空膠囊。且看吳念真、陳淑芳、褚明仁、聞天祥等人細數他們心中的金馬記憶。
每到金馬獎榮耀時刻,主旋律樂聲揚起,就知道有人得獎了,得獎者手拿份量十足、造型前衛的小金馬,心情萬分激動……可知道這音樂跟獎座,都出自名家之手?
金馬獎邁入一甲子,展望未來,也不忘過去精彩時刻。中央社從第一屆金馬獎開始就留下無數經典畫面,切讓我們跟著鏡頭一起見證感動瞬間。
被譽為「功夫皇帝」的演員李連杰日宣傳新書來到台灣,擁有5屆中國全國武術大會冠軍頭銜的他,不教拳腳功夫、不聊電影拍攝,他談佛法、談放下、談自在,想把快樂的秘訣教給大家。
生命會自己找到出口,麥克風也是……
《關公大戰外星人》是台灣首部災難特攝片,外星人原想入侵西門町,卻因新聞局審查未過,只能改到香港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