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台日友好」成為熱門關鍵字,作家栖來光指出,每個時代、不同環境的台灣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她希望藉由書寫、採訪,能讓日本人對台灣能有更多理解。
歷經10年歷練,獨立書店的經營者或者更能面對現實,在理想不變、或多變的堅持下,各自找到魚與熊掌兼得的生存之道。
李屏賓說,電影沒有國界,就像大家庭,大家都彼此知道,很羨慕誰拍了什麼片子,但你有好的作品,大家一定會看到,要有亮眼的東西讓人看到……
小澤征爾2024年2月6日過世,英文依舊不算太好,但他用他的肢體語言說服團員,與他一起攀越過一座又一座的音樂山峰,帶著樂迷看見繁花的盛放與凋零,人生的希望與絕望。
要讓拍攝的所有來賓眼神一致的看向鏡頭,我看到主辦方攝影的用心,同時在心中一首歌的旋律響起……
捷克攝影家Josef Koudelka最著名的照片就是本人舉起手錶,向空無一人的大道按下快門,這次來台展出的照片沒有這張,僅以模仿他的手法向大師致敬。
524立院審查國會職權修法,綠營立委在議場內施放藍、白、黑3色氣球並高喊口號,一顆氣球在天花板上飄上飄下,成為焦點……
每個人對「家」有不同定義,在這個社會的某個角落,5把雨傘就是他的「家」。
為了躲避戰火,窩在父母背上、感受坑道裡的潮溼與窘迫,是許多馬祖人的記憶,甚至陰影。藝術家曹楷智卻直面坑道,年復一年挖掘、探索,把坑道變成藝術基地,甚至與國際藝術連結,為馬祖迎來新契機……
曾經,這裡連在地人都不敢來,策展人陳泳翰用一段藝術家為無人聚落帶來希望的故事,說服居民讓這裡成為新作品的展出地點,打破迷信與迷思,也讓垃圾點石成金,打造令人驚豔的焦點。
他們從耆老口中聽來許多民間故事,透過雙手將它們具象化為不同的土偶,或是透過文字記載於陶盤上,盛裝這些未來可能再無人知曉的傳說。
導演巴沃邱寧多傑說:「我不會說自己是拍電影的人,在不丹我們會說講一個故事給你聽,而故事可以解開心中的結,電影只是種講故事的方式。」
3級警戒維持好一陣子,大家都盡量非必要才出門,疫情逐漸趨緩,人與寵物都需要出門透透氣,放風一下。
如何兼顧學術貢獻與公眾影響力、如何讓概念分析與說故事相輔相成、如何脫下術語盔甲面對公眾,這些都是深具挑戰但非常重要的任務……
在千禧的第2個10年裡,台灣觀眾接觸到的探戈展演活動日益蓬勃多元。除了有國家戲劇院引進融合探戈與現代舞的演出外,國內不少樂團陸續嘗試跨界將探戈音樂納入節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