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像,馬祖人最忙碌的節慶,不是農曆過年,不是中秋、端午,而是元宵節。當台灣人早已收銷假上班、慵懶迎接農曆春節尾聲,馬祖列島卻一天比一天熱鬧,家家戶戶忙進忙出,籌備馬祖人最重要的嘉年華──擺暝。
早年渡海來馬祖的先民,多源自中國福州、連江、長樂等閩東沿海鄉鎮,他們將故鄉的文化帶來新鄉,一代又一代發展出獨有特色,「擺暝」就是其一。
擺暝是福州語,讀音近似「ㄅㄝˇㄇㄤˋ」,「擺」意即擺放祭品,「暝」則是夜晚的意思,馬祖列島各個廟宇會在元宵節前後選日子,徹夜擺放豐富多樣的供品,以此酬謝神明,神明也會在擺暝期間出巡遶境,保佑居民平安。
每間廟宇舉行擺暝祭典時間各有不同,此起彼落的祭拜活動,形成長達近一個月的「擺暝嘉年華」,還個別延伸出燒馬糧、祈夢等習俗,簡直比農曆年節還熱鬧,這也彰顯馬祖人對擺暝的重視。
這樣神聖的傳統慶典,可想而知,當每個環節少一點或多一點,都會引發一連串的麻煩。
今年,幾位年輕藝術家打算將創作融入擺暝中。他們運用東莒的土壤,燒製出外型特殊的各色杯盤器皿和餐桌,例如寫滿字的餐盤、東莒燈塔造型的酒壺等,希望透過餐具一起慶擺暝。
構想一出,就遭到居民反對,原因是──和傳統不符。神奇的是,最終他們卻成功將作品《犬島海馬—土擺暝》擺放在百年廟宇前,成為馬祖國際藝術島策展計畫「迴島嶼吧」的一道風景。
「一開始當然會反對囉!」大浦白馬尊王廟主委曹祥忠直截了當的說。
他形容,擺暝就是馬祖人的小過年,在老一輩長者心中,是村莊非常重大的事情,每家每戶為了答謝神明,會慎重地準備不同供品,按祖先傳下來的傳統方式祭拜。
「說要把外地人(藝術家們)的東西擺在廟裡……,當時一些老人家們就比較難接受,覺得會不雅觀。」曹祥忠說,村莊有幾位老人家為了這件事情,也曾特地和他敘說心中疑慮。
大浦白馬尊王廟位於馬祖東莒島上,從香爐上刻有清朝道光年的字樣推斷,這間廟宇至少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是大浦聚落的信仰中心。藝術家們也是在未能確定作品最終擺放位置的狀況下,持續趕工製作《犬島海馬—土擺暝》,最終能擺放大浦白馬尊王廟前,其背後的意義,不在話下。
《犬島海馬—土擺暝》由兩張桌子組成,一張是赤褐色,長了狗頭,四條桌腳還帶有犬掌,桌面上下,盡是些黑色、白色、赤褐色的小土偶或餐盤。
另一張桌就不一樣了,看來五彩繽紛,伸出長長的白色馬脖子、馬頭和馬蹄腿,黃中帶黑的眼睛炯炯有神,似要隨時載著身上那些絢麗小土偶們奔騰到遠方。
這兩張盛放滿滿物品的桌子,乍看有些怪誕,但擺在廟宇外的香爐兩側,卻又和身後帶有紅磚、黃旗等飽和色彩的廟宇異常和諧。一手捏塑出它們的主要創作者,是5位藝術家,包含吳其錚、徐育霓、陳瑋軒、韓昀庭及黃妙貞。
構思之初,5個人先和社區討論,究竟甚麼樣的東西,是較能讓社區接納的。耆老們的答覆是,希望作品最基本的門檻,就是不要捏塑成人型,原因是人的造型,會引來當地精怪附身。
這答案勾起了藝術家們的興趣。
徐育霓說,早年先民來到馬祖時,帶來很多不同信仰,不管是花草樹木或動物,都可能成為神祉或精怪,例如馬祖北竿有猴神、青蛙神,東莒有狐狸貓(閩東語,意指狐狸精怪)等,這些野史故事同時存在列島上,不管是否為真,都讓創作有更多發揮空間。
因此,藝術家們開始訪問耆老,從長輩口中聽來一個又一個奇幻、趣味、甚至恐怖的故事,透過雙手將它們具象化為不同的土偶,或是透過文字記載於陶盤上,盛裝這些未來可能再無人知曉的傳說。
例如寫於陶盤上的「狐狸貓傳說」,是耆老講述東莒島上以前曾出現幾隻狐狸貓,會挖出死人頭骨戴在頭上,將手骨抓在手上晃動,意圖假扮為人,並在月光下出沒,問路人自己「像不像人?」若說「像」,狐狸貓就會法力大增,開始作怪害人。若用髒話反罵狐狸貓,並說「不像」,狐狸貓反而就會逃走。
徐育霓笑說,當時聽到狐狸貓傳說時,「會覺得到底是真正曾經存在,還是杜撰出來讓小朋友不要在晚上亂跑出門的故事?」希望透過這樣的「故事盤」讓人更認識島嶼傳說。
不過,要在東莒島燒陶,其實不是件簡單的事。若要使用慣用的黏土,得從台灣運過來。貨運船班時程本就不頻繁,真要開起來,也得看老天爺臉色,但凡霧太大,浪太顛,你就只能再期待下次光臨。為材料徒增資源浪費,也非藝術家們所樂見,幾經尋覓,他們決定採集使用東莒島上特有的紅土。
而東莒島上僅有國小校園擁2座不大的電窯爐,團隊們必須抓緊時間,按照作品大小排序沒日沒夜的燒,加上自行挖洞坑燒,才能完成所有作品。
「那土很漂亮,燒出來後是咖啡紅色。」黃妙貞說,桌子之所以長狗頭,是源自東莒島的舊名「東犬島」,所擺放的物件主調,是訴說島和土的故事,土透過坑燒,增加炭和灰黑色的痕跡,並不另外上釉,就是希望完整呈現土的原始顏色。
至於另一張長有馬頭的桌子,則是象徵馬祖列島常見的白馬尊王信仰,白馬尊王相傳原型為漢朝時期的閩越國王子,他愛騎白馬,後因為民除害而喪命,被人們尊稱為「白馬尊王」。
渡海到馬祖的白馬尊王,在藝術家奇想中,成為容納馬祖海洋文化的奇幻餐桌一角。全桌作品多透過電坑燒製,桌面黏上各式貝殼,象徵陣陣浪濤,上頭的土偶也另外上釉色,有漁夫、採收淡菜的女人還有漁船,如海上王國,五顏六色的色彩,讓作品看來瑰麗而奇幻。
有趣的是,那些數量豐盛至足以黏滿桌面的貝殼,其實是來自村落居民的「遠見」。
韓昀庭笑說,先前團隊為了要蒐集貝殼,詢問到村民之間,有位太太說,因為她一直覺得那些螺貝很漂亮,「所以我吃完那些螺貝,都有把貝殼留下來,想說等哪天有哪位藝術家需要,我就可以給他!」團隊跟著她去菜園,果真挖了一堆貝殼出來。
從媒材到精神,《犬島海馬—土擺暝》都是以馬祖為起點出發,將他鄉視己鄉,或許就是最終能放置於白馬尊王廟宇前的最大關鍵。
曹祥忠說,起初藝術家們詢問他能否放置於廟宇內,成為擺暝供桌一部分,他想了想,考量廟的空間不大,期望供桌上仍能以祭拜給神明的食物為主,因而轉向同意可以擺在廟宇外頭,「我說擺在門口等於給大家欣賞,可以增加小過年喜氣啦!」
如此一來,既照顧長輩顧慮傳統的心思,也肯定這些外地藝術家的作品,問曹祥忠答應這件事情會不會很為難?他酷酷的說,「我不是很懂藝術,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啊,後來做出來,我第一次去看,覺得ok!滿好的。」
在藝術家團隊口中,曹祥忠是位話不多的人,但總以行動直接表達他的支持,例如當他看到第一次作品時,沒特別說什麼,卻頻頻點頭,還幫忙團隊將份量吃重的餐桌運上車,載往廟口。
曹祥忠說,他們(藝術家團隊)都是年輕小朋友,看到他們費心力去把馬祖文化做出來,自己是主委,能答應就答應了,後來幾位長輩看到作品了,也覺得著實不錯。
語畢,他不忘「打廣告」說:「之後大家來燒香拜拜,善男信女也可以看啦!」語氣依舊酷得不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