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最會說故事的漢學家」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於2021年底過世,臉書上的悼念文字中,有人提到曾有台灣學者批評他中文不好、著作過於市場取向,暗批有損學術價值。姑且不論上述對話的脈絡與確切性,台灣學界對於學術貢獻與公眾影響力之間的關係,實有不少人視之為零和遊戲,而非相輔相成。這樣的評價模式,隨著學術評鑑的新自由主義化,重論文、集點數,而更為強化。
長期以來,所謂「人社科普」或「非虛構寫作」的文類在台灣並不發達。近年來因為有部落格等網路平台,年輕世代學者撐開了一些公共書寫的舞台,例如,巷仔口社會學、芭樂人類學、菜市場政治學、歷史學柑仔店、白經濟、STS多重奏等網站,其中也有不少作品後來出版成書,引發更大迴響。然而,要如何雅俗共賞,文字淺白但內容深刻?對於習慣披戴術語盔甲的學者來說,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近年來書市出現一些將碩士論文改寫為面對公眾的社會書,嘗試切入這個知識市場的空缺。相對於英美世界,台灣的人社碩士論文其實滿特殊:由於成果會在網上公開流傳,研究生往往花費更長時間進行論文研究,主題規模與資料深度有時甚至快接近一本博士論文。
再者,由於學生的研究動機經常來自個人生命經驗,或植基於身邊人群的親密觀察,有時能比建制學者取得更有利的研究位置、更貼近社會的快速脈動。碩士論文因此成為累積在地學術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也有少數人能妙筆生花、成功改寫為得獎專書,如蘇致亨的《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魏明毅的《靜寂工人:碼頭工人的日與夜》。
游擊文化出版的作品雖然不多,但都性格鮮明、面貌獨特。該公司對於協助年輕作者改寫碩士論文尤其不餘遺力,2021年便一口氣出版了三本社會學碩士論文改編的作品。這三本書都從作者的個人經驗與近身觀察出發,衍伸為重要的社會現象關注。
張立祥的《萬能店員:我的便利、你的過勞,超商的社會代價》根據他在超商長期打工的經驗,呈現勞動現場的各種綿密細節。他把超商勞動的特點稱之為「組合勞動」,包括店員需要在高度時間壓縮下執行多重任務、必須操作眾多標準化的機器,即便服務與情緒勞動也有SOP。這本書不僅揭露了台灣便利生活背後經常被忽略的萬能勞動,結論也點出整體社會都面臨過勞、時間碎片化、速成文化、生活能力短缺等隱形危機。
涂曉蝶的《失去青春的孩子:美髮建教生的圓夢與碎夢》,源自於作者對15歲就成為美髮建教生的表妹的不捨之情。她決心踏入這個平行世界,透過訪談17位建教生,探究他們為何進入建教合作,同時也探討這個教育計畫究竟是帶給他們半工半讀的機會、晉身設計師的流動階梯,還是促使他們交換了青春,卻深陷勞動剝削的陷阱。全書大致分為4個區塊,首先描繪8個建教生的生命故事,其次進入建教合作的招生現場、教育現場、勞動現場,再來討論建教計畫的歷史制度,最後從建教生的視角出發,呈現他們如何因應制度、奮力生存。
謝嘉心的《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可以說是一封工人之女寫給父親的情書。在高雄工業城裡,擁有一身絕活的拖車師傅,卻全心希望子女好好唸書、遠離藍領勞動。女兒在北台灣讀到了社會學碩士,才回過頭來凝視父親的勞動技術與家庭的階級經驗。本書的分析主軸之一是從技術社會學的角度來檢視台灣拖車產業的發展,像作者父親這樣的製造、維修師傅,如何養成技術、如何與同事老闆互動,並理解「好工作」的意義。另一個分析軸線則是家族的代間關係與階級斷裂,為何工作上對勞動技術充滿自信,卻矛盾地對子女複頌學歷至上的價值。
這三本書共同呈現了當代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重要場景,不論是光鮮亮麗的服務業,或是傳統製造業的黑手師傅,也觸及教育不平等、階級文化等更大的議題。這些研究不僅著重產業、制度等結構面分析,也呈現勞動者的能動性,並點出一些有悖於「想當然爾」的謎題,例如師傅為何不想做頭家?建教生為何不後悔?
三本書對於關心勞動人權、改革建教合作制度、省思階級不平等的讀者都可以提供深切的啟發。出版社在製作這三本書的用心也值得肯定,透過照片、漫畫的輔助,增加了文字的可讀性。雖然瑕不掩瑜,但我想藉此指出社科論文改寫成書時面臨的一些難題。
首先,論文主要是透過理論框架來架構經驗材料,改寫成社會書時,為免讀者心生距離,作者往往選擇把理論概念與分析框架撤到後面,經驗資料反而顯得瑣碎。
改寫成社會書時,要讓讀者感興趣,需要強化敘事性,例如找出訪談或觀察裡關鍵的故事,深描其中場景細節、人物表情互動等等,帶讀者進入田野現場。敘事線不限於個人生命敘事,也可以是產業、制度的敘事,例如點出勞動控制在什麼狀況出現裂口、萬能店員何時面對顧客情緒勞動失敗,這些經驗轉折、內在矛盾與非預期後果,不僅增加書的可讀性,也呈現更動態的現象。
其次,我覺得改寫社會書時,未必需要撤退理論概念或分析框架。依我自己的經驗,讀者其實很喜歡研究者從經驗資料提煉出的概念,或是分析性的地圖。社科作者的長處畢竟不是報導文學,從理論角度提供詮釋、以結構視野鳥瞰分析才是我們的專長,若只是鋪陳故事,也讓讀者困惑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然而,核心概念需要生動有趣,以「組合勞動」來說,就太一般性也過於冷冰冰,未能突顯超商店員矛盾的勞動特性,既要按照標準化腳本多能多工,又要維持高度彈性以成就「有如你家」的便利服務。
接下來的挑戰便在於整合大敘事(社科分析)與小敘事(生命故事)。《失去青春的孩子》與《我的黑手父親》都花了不少篇幅呈現建教生或家族的生命故事,但源自先前論文的主體與後來加入的故事,還是呈現比較平行的關係。建議可以更大刀闊斧地打掉重練,以營造更融合的分析。
舉個例子來說,《我的黑手父親》書中有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作者的弟弟,一位唸到博士的工程師,因監工需要也抱著說明書來學開拖車,讓爸爸的心情五味雜陳。我會用更多篇幅來描繪這個故事、甚或作為開場,具體而微呈現跨越階級藩籬的代間關係、技術與文憑的拉扯等核心主題。
最後,碩士論文的研究規模比較有限,改寫成書時或可納入不同行動者的觀點,呈現更立體的面貌,例如,建教計畫中的老師、設計師(也曾經是建教生?)的觀點,可以搭建該制度與產業的其他側面;超商雇主、顧客的聲音,可以豐富勞動場景的對話;我也很想知道嘉心的弟弟、工程師兒子在開拖車時的心情。
如何兼顧學術貢獻與公眾影響力、如何讓概念分析與說故事相輔相成、如何脫下術語盔甲面對公眾,這些都是深具挑戰但非常重要的任務。期許有更多的學者、研究生投入公眾寫作,讓我們共勉之。
萬能店員:我的便利、你的過勞,超商的社會代價
作者:張立祥
出版:游擊文化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失去青春的孩子:美髮建教生的圓夢與碎夢Lost Youth: Cooperative Education Students in Beauty Salon
作者:涂曉蝶
出版:游擊文化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
作者:謝嘉心
出版:游擊文化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人物》附神者與瓦斯工的女兒:林徹俐與郝妮爾訪談
2021Openbook好書獎.年度童書》爸爸的小貨車
話題》窗前貓咪眼中的奇妙路人:讀社會學家岸政彦的《片斷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