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環境再生》「不廢跨村實驗室」打造陸地上的藍眼淚 翻轉神祕小海灣

曾經,這裡連在地人都不敢來,策展人陳泳翰用一段藝術家為無人聚落帶來希望的故事,說服居民讓這裡成為新作品的展出地點,打破迷信與迷思,也讓垃圾點石成金,打造令人驚豔的焦點。
2022/2/27
文、攝影:王寶兒/照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楊芳宜

身在四鄉五島,很難忽視海的存在。

就以每年4月開始的藍眼淚觀光旺季來說,總能吸引大批遊客衝往海邊「追淚」,成就和馬祖邂逅美麗場景;肉質鮮甜的黃魚、肥美的淡菜,則是海洋帶來的禮物,溫飽了好幾個世代的馬祖人。

馬祖列島今天能得其名,和海洋也有深深的緣分。相傳媽祖娘娘當年為營救父親,不惜犧牲自己,遺體在茫茫大海中漂流到馬祖南竿島邊,善良的馬祖人埋葬大體,為祂興建天后宮,香火鼎盛,盛名遠播到超過原有地名,為了避諱,地方就取其字邊,改稱呼為「馬祖」。

除了早年因政治情勢而受行動限制外,似乎想不到馬祖人不親近海洋的理由。

偏偏在東莒島上,卻有個神祕小海灣,因戰地記憶留下鬼魅傳說,讓當地人再也不敢貿然進入,歷經歲月洗禮,小海灣因無人聞問,還增加大量的海漂垃圾。

偏偏,「不廢跨村實驗室」來到這裡,他們選擇走進神祕小海灣,巧手打造策展計畫「迴島嶼吧」中的《路上藍眼淚計畫—島塑椅》作品,用垃圾打破當地魔咒,變成吸引在地人再次走進小海灣的理由,在這次馬祖國際藝術島悄悄登場。

《路上藍眼淚計畫—島塑椅》集結66張或高或低的椅凳,從上方俯瞰,以藍色為中的椅墊錯落擺放,就如同馬祖列島每年會出現的「藍眼淚」現象。(照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焚燒場在側 美麗小海灣蒙陰影

神祕小海灣之所以成為居民不再走進的不毛之地,和兩岸時局息息相關。當時馬祖實施戰地政務實驗,每座島都有軍方火葬場,而東莒島的火葬場所在,就在神祕小海灣沙灘入口處。

「迴島嶼吧」策展人陳泳翰近年透過社區再生「大浦Plus」計畫,深耕馬祖東莒地方事務。他說,早年非自然死亡的情況很多,兩岸時局最緊張時,例如有軍人被對岸的「水鬼」摸哨幹掉,或是冒險去岩壁採海芙蓉失足墜海,甚至老兵欺壓新兵、思鄉等情況,都可能讓不少生命殞落。

神祕小海灣位於福正聚落通往大浦聚落的澳口,從佈滿海玻璃的沙灘往海洋望去,兩側山壁形塑成沙漏狀的灣口,隱蔽性高,兩岸管制鬆綁初期,也是居民走私地點。

神祕小海灣位置得天獨厚,冬季並不受東北季風太大影響,但《路上藍眼淚計畫—島塑椅》困難的是要懂得觀測海浪變化,將椅子地基紮穩,每天就算同一時間坐在上面,浪潮也會有不同變化。(攝影:王寶兒)

黑市交易的複雜、在火葬場走完最後一程的無數生命,都讓當地居民對神祕小海灣日漸畏懼,美麗的風景,也逐漸被居民淡忘,但世代間,仍僅記長輩的叮嚀:「不要去神祕小海灣。」

藝術家進駐 難忘無敵海景

《路上藍眼淚計畫—島塑椅》主要策畫者包含楊芳宜及林俊作,其中,擅用垃圾再創作的楊芳宜,2019年就曾受新竹美學館邀請來到馬祖東莒駐島創作。

楊芳宜回憶,那時在陳泳翰介紹下,初見神祕小海灣,「第一眼就被它的無敵海景驚艷到,但垃圾也很多,最多就是海玻璃,綠色、咖啡色一塊一塊堆在那裏,還有寶特瓶和保麗龍。」

海玻璃即為海中碎裂的玻璃垃圾,最常見就是啤酒瓶碎片。(照片提供:楊芳宜)


「我那時在居民帶領下,去了某個澳港口,一下沙灘我就嚇到,很多很多垃圾,保麗龍特別多。」且小島無法處理垃圾,撿拾再多,都還要用船運送回台灣處理,對楊芳宜來說衝擊很大,「所以作品一切都是運用垃圾再創作。」

去年10月場勘時,楊芳宜回到東莒島上,想起神祕小海灣容納的那片美麗海洋,便提案將作品選此地展出,「沒想到因為是神祕小海灣,連平常比較支持我們、比較開明的居民都反對,最多的聲音認為作品放在這裡,『連在地人都不敢進去』,這讓我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想過撤換地點。」

所幸,陳泳翰用了一段故事,溫柔撫平居民的不安。

大浦聚落的故事 說服居民克服心魔

這段故事,其實就是大浦聚落的故事。

大浦聚落曾經是東莒島上僅次於福正聚落的第二人口聚集地,鼎盛之時,曾有200多名居民居住於此,但在戰地政務解除後,不知何故,漁獲量也正巧銳減,讓人口快速外移。

陳泳翰說,漁獲量驟減的原因有諸多說法,有人說是對岸會毒魚、電魚的關係,也有人說是氣候改變等因素,當時台灣正逢經濟起飛之際,大浦聚落當時就這樣一戶一戶遷走,剩下最後一位村民,直到最後,這個人也因為久病而輕生,大浦聚落就此成為無人居住的空城,而這個時間點,約落在上個世紀末。

那些年,大浦聚落像被時空遺忘一樣,一棟棟如印章般的閩東式民宅,呆呆的留守原地,石頭還盡忠職守的壓在屋頂瓦片上,忍受風吹雨打,等待屋主返家。

馬祖列島上的閩東式建築以花崗岩為主要建材,屋瓦上會壓上石頭,以免瓦片被風吹走,照片為東莒島上風景。(照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但也正因為無人居住,這些房屋都倖免於現代化水泥建築,保留本來面目,被官方注意到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後來攜手地方政府,推動藝術家進駐計畫,希望為這個荒廢的聚落找回生機。

2009年,5位藝術家接力進駐大浦聚落,其中一位藝術家蔡英傑,利用蠑螺殼、花蛤、漂流木等素材,在民宅壁上創作大幅壁畫《2009起帆》,以傳統漁船陽帆的意象,象徵大浦聚落的新起點,還結合馬祖人對白馬尊王虔誠的信仰,將天空的白雲排列成白馬奔騰的姿態。

每當觀光客造訪東莒,這幅壁畫總能吸引遊客目光,現在進一步成為東莒島著名地標,也讓人看見藝術翻轉社區不可小覷的力量。

藝術家蔡英傑的大幅壁畫作品《2009起帆》。陳泳翰說,對當地人而言,這壁畫也已然成為家鄉的門面,日前還碰到在地人自主去修補上頭破碎的貝殼。(攝影:王寶兒)

蒐集垃圾 打造陸地藍眼淚

楊芳宜說,當時陳泳翰溫柔又堅定地向居民分享「神祕小海灣就像以前的大浦聚落」,在沒人居住的時候,這群外來的年輕人自己去住,藝術進駐計畫一直延伸到現在,成為「大浦Plus」計畫。

這幾年間,若沒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齊心協力,大埔村民其實也無法漸漸回流,形成至今有民宿、有住戶的景象,「泳翰說,如果我們在地人都要封閉這裡的美好,那太可惜了,而他的話也鼓勵了我。」

在陳泳翰的分享下,地方居民對於《路上藍眼淚計畫—島塑椅》選在神祕小海灣也不再堅決反對。楊芳宜、林俊作隨即率創作團隊們,從淨灘開始,蒐集到廢棄章魚籠、漂流木、寶特瓶、漁網等,也運用這些海廢品,打造能讓人坐著看海的「陸地藍眼淚」。

他們將打結的魚網梳理開來,分門別類,藍色、黃色、綠色……再來就是無盡的編織,固定以藍色為圓圈中心,每人自由發揮,繩子繞繩子,打出一面面如花朵般的椅墊。

椅子結構上,則由林俊作負責設計,他觀察到馬祖居民家中常見一種板凳,椅面又細又長,高度也很奇異,坐上去腳尖會微微碰到地,一問才知道,早年人們因物資缺乏,那種板凳多是為能一椅多用而設計,要能拿來坐,排排列也要能成為鋪床的基底,所以高度才如此特別。

他們用火軟化寶特瓶碎片,將富有延展性的寶特瓶碎片拿來綑綁椅腿,作為繩子使用,並用漂流木仿造馬祖家家戶戶常見的椅子。除此之外,也利用章魚籠作為矮凳底坐,深深鑲嵌在沙灘中,讓人能離海浪更近。

楊芳宜說,坐上島塑椅,彷彿能離海更近,在海浪可能隨時打溼褲管時,要記得和海洋建立默契互動。(照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邀居民「出椅張嘴」 認領椅子回家坐

身在垃圾還要靠船運送處理的小島上,製造出一丁點廢棄物,對土地都是負擔。

不希望作品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藝術季垃圾,團隊們曾舉辦「出『椅』張嘴」活動,邀請東莒島上的居民走進神祕小海灣,為這些椅子寫名字,在馬祖國際藝術島結束後,將它們帶回家。

於是,快忘記神祕小海灣面貌的居民,過了好久好久,終於又走進這片沙灘了。

楊芳宜興奮的說,當天準備20幾張椅子,全數都被認領走了,「對我來說很感動!覺得自己能跟當地人分享外來人的眼光。先前我問一些居民,其實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聽到具體的鬼魅傳說,但因為大家相互告誡,所以神祕小海灣自然就成為禁地,讓它錯失被看到的機會。」

陳泳翰開玩笑提及,現在當地人談《路上藍眼淚計畫—島塑椅》,都希望作品能不能在那邊留久一點,「因為要引薦給觀光客,鄉公所常常會有人固定來清掃,這就像是一盆美麗的花,連帶讓整個環境都提升了。」

《路上藍眼淚計畫—島塑椅》在馬祖國際藝術島期間存放於神秘小海灣,上頭寫有字樣的,就是已被村民認領的秘密暗號。(照片提供:楊芳宜)



主題照:藝術家楊芳宜(右)和藝術家林俊作(左)為《路上藍眼淚計畫—島塑椅》主要策畫創作者,透過作品,讓當地人走進原本不願意進入的神祕小海灣。(攝影:王寶兒)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