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尹錫悅戒嚴風波 看韓國人的示威文化
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淨零排放」一詞源自於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為了減少全球氣候變遷的風險與影響,《巴黎協定》內容規定締約國致力推動減碳政策,目標是到21世紀末,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不超過工業革命前攝氏2度,最理想是控制在1.5度以內。
但根據2021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報告,要實現將升溫控制在1.5度以內的目標,前提是2030年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減半,並在2050年達到「淨零」。基於這個前提,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50個國家宣示共同為2050淨零努力。2021年世界地球日,總統蔡英文也宣示台灣與世界共同邁向淨零,「2050淨零排放」正式成為台灣政策與立法目標。
為了達成2050年的「淨零排放」目標,文化,也不能置身事外,主管機關文化部也從2023年啟動「文化產業减碳科研輔導計畫」,藉由文化產業調查研究及示範案例,輔以技術和資金支援,改善業界面臨困境,並整合上下游業者,鼓勵文化產業界共同投入以接軌2050淨零轉型趨勢。預計用5億經費從2023年至2026年4年時間協助文化產業減碳。
文化部2023年匡列經費8千萬,研議文化產業邁向2050年可能路徑及策略研析、溫室氣體盤查、能源健檢、相關認證、說明會及人才培育課程、輔導團、蒐集資料以研提淨零指標。
因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各國陸續宣示於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表演藝術等文化產業該如何回應,也成熱門話題。透過專題探訪國內表演藝術團隊、借鏡國外做法到台灣新成立碳權交易所的訪問,展現表藝界都有可為的環保永續。
許多藝文工作者深信,即使是小小力量,也能改變世界。
本期文化+雙週報採訪幾個國外的案例,包括美國「茱莉的自行車(Julie's Bicycle)」組織,看歐美劇院如何帶頭,從後臺做起推出各類環保永續做法;「綠色隊長計畫(Green Captain Programs)」如何號召有志之士擔任綠色道長,在各自的團隊中推廣永續行動。
國內方面,山峸製作設計的袁浩程,創造一條龍幕後舞台設計永續鏈,看他的團隊及表演藝術團隊如何透過減少一次性道具的使用,讓寶貴的劇場經費可以被更好的運用。
此外,剛在高雄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觸角放在表演藝術產業,他們發現表演藝術產業約6成碳排放來自觀眾與演出製作物,另外節目製作過程包括服裝、布景及道具等等,也會產生碳,這些都是現在可以改善的途徑。
當各界還在觀望如何因應這波「減碳大作戰」,表演藝術已然悄悄起步,而且令人刮目相看。
碳費是由台灣政府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所徵收,並納入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的費用,是碳定價的方式之一。
相較於其他國家選擇碳稅制度來達到減碳目的,台灣則是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採用碳費徵收機制,並預計於2024年開徵,是目前唯一採用碳費制度的國家。
台灣國碳費徵收由環保署規劃,初步徵收對象為年排放量達2.5 萬噸的電力業與製造業,合計超過 500 家廠商。根據環保署公告,碳費費率將於2024年上半年決定,並依同年碳盤查結果,2025年正式開始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