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書評》話語的凝聚:讀《阿拉伯人三千年》

《阿拉伯人三千年》的作者說,阿拉伯人會在自身的歷史看到閃光……個人主義、自由主義、世界主義兼容並蓄,公民社會不是西方的一部分,是他們自身歷史的一部分。
2023/3/12
文:張育軒(說說伊朗創辦人)

過去20年來,我們對於阿拉伯世界有許多刻板印象式的想像:從浮誇的海灣石油富豪到西方媒體中可怕的恐怖分子。從伊拉克到摩洛哥的數十個國家都被我們劃分為「阿拉伯國家」,彷彿他們在某種烏托邦狀態下應該統一成為一個國家。我們很少思考,到底什麼是阿拉伯人?放眼全球,很少有個民族像阿拉伯這樣用同一種語言卻又破碎成這麼多國家,而「阿拉伯民族」似乎又是一種共同體。

提姆.麥金塔-史密斯(Tim Mackintosh-Smith)這本《阿拉伯人三千年》,博學地探究了這個問題。這不是我們一般接觸到的通俗歷史,更像是一部帶著年份的探索之旅。打開厚重的700頁,彷彿拉開一張巨大而華麗的地毯,然而千萬別被厚重嚇壞,作者在書中提問的問題很直接簡單:究竟什麼是阿拉伯人?構成阿拉伯人的核心要素是什麼?而3000年以來,阿拉伯人這個身分/概念面臨什麼樣的挑戰與轉折?

要回答這樣的問題不容易,作者不是躲在西方學院的普通學究,而是長年在阿拉伯生活的學者,他在葉門旅居了將近40年時間,阿拉伯語好到足以「辨認當地硬幣上的拼寫錯誤」。而旅居葉門也讓他對阿拉伯有獨特的觀察視角——南葉門在伊斯蘭創教之前有自己的古代文明與身分,有種帶有距離又不會太遠的視角。而葉門就像是阿拉伯世界的迷你版: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是分裂破碎的狀態。

以國旗標示的阿拉伯世界地圖。(圖源:wikipedia)

話語凝聚出的認同體

一如「話語」將阿拉伯人給凝聚起來,本書不拘泥於歷史流水帳細節,而是直指問題核心的寫作方式,也「凝聚」了阿拉伯人豐富而複雜的3000年歷史。阿拉伯人的文化核心是阿拉伯語,而且必須要唸出來,話語(聲音)在阿拉伯語的重要性無可比擬。只消看看這些案例:阿拉伯這個字本身就是指「會說阿拉伯語的人」;而先知穆罕默德受到啟示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拉要求他「誦」;伊斯蘭召喚人們祈禱的方式是由專人爬到清真寺高處,高聲呼喚(現在當然有了擴音器);《古蘭經》最早還沒有集結成冊時也是採用口耳相傳。這裡的話語是指高級阿拉伯語,用作者的話說是:「豐富、奇異、幽微、催眠、困難到令人抓狂的」,是大阿拉伯認同最核心的催化劑。

這本書也是,短短700多頁是不可能講完這麼廣大土地與這麼多部落、國家、社群的歷史。但作者的敘述「凝聚」了這3000年來的重點與脈絡,並且加上深刻而旁徵博引的評論,使得這本書流暢又發人深省,就像是誦讀阿拉伯詩詞本身優美而精彩,沒有令人厭煩背誦的流水帳,而是專注著把阿拉伯人的故事娓娓道來。

阿拉伯人歷史上有三次最強大的「凝聚」,第一次是高級阿拉伯語在西元前5世紀有了雛形,第二次無疑是先知穆罕默德(PUBH)創立伊斯蘭教,第三次則是埃及總統納瑟(Gamal Abdel Nasser)透過無線電廣播向全阿拉伯世界放送阿拉伯民族主義。

穆罕默德創教的重要性毫無疑問,而話語力量在《古蘭經》中表現無遺,相比於他的兩個亞伯拉罕宗教前輩,《古蘭經》非常講究誦讀,更不要說先知本人其實是不識字的。伊斯蘭的「凝聚」力量讓阿拉伯人在7世紀橫掃了整個西亞地區,並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大帝國。納瑟則是用迷人的語言掌握力:高級阿拉伯語與埃及方言雙聲道,搭配在1956年開始普及化的收音機,放送他的民族主義訊息,使得整個阿拉伯世界如癡如醉。但納瑟的政治成就跟先知完全無法相提並論,他在葉門、六日戰爭、敘利亞的各種失敗,透露了阿拉伯人難以統一的現實。

埃及第二任總統賈邁.阿布杜-納瑟.胡笙。(圖片來源:wikipedia)

除了上述三個曇花一現的時間之外,阿拉伯人都是一盤散沙,而且阿拉伯帝國在創立200年後,半島上的阿拉伯人就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在宗教、政治上都越來越無足輕重。政治軍事上被引入的突厥奴隸喧賓奪主,真正在近代統一這片土地的是鄂圖曼人。而宗教上,伊斯蘭在10世紀之後晉身成為世界型宗教,脫離了阿拉伯人的掌控。

但阿拉伯人最偉大的成就大概在「擴散」,不僅是話語的擴散,還是移民的擴散。阿拉伯帝國在擴張期間,將從伊拉克到摩洛哥大片不同土地的人給「阿拉伯化」,作者這麼說道:「他們的源頭是一支島嶼種族,但現實……有趣多了;源頭紛繁眾多,種族不是一支種族,島嶼甚至不是一座島。」事實上,阿拉伯世界不同的人群儘管都認可高級阿拉伯語,但他們日常生活中都操著不同的方言,差異甚大。阿拉伯人既是統一的,又是分裂的。

阿拉伯的絕望與希望

語言的確讓阿拉伯人進入現代文明時遭遇了一些困境,作者很有見解地提到:從1455年古騰堡發行第一本印刷版聖經,到1822年埃及設立第一個官方印刷廠,整整350年,多數阿拉伯文使用者都跟印刷術完全隔絕。這其中有阿拉伯文本身的非戰之罪,因為阿拉伯字母有大量的音標,以當時的印刷術刻起來成本過高,而沒有這些音標會有大量的歧異。想像一下阿拉伯文使用者有350年無法使用網路,這會對一個文明造成多大的影響。作者並在最後諷刺阿拉伯人從沒有印刷術的「前真相」時代,直接跳到網際網路的「後真相」時代。

這裡要特別指出,了解阿拉伯人為何如此,也是這本書最重要的價值之一。本書花了整整4個章節的篇幅,探討伊斯蘭創教以前的阿拉伯世界。古老的習俗、族裔分野以及部落文化至今仍在幽微影響阿拉伯人,我們仍可以從今天的問題中找到原始的影子。

然而,作者在敘述完20世紀阿拉伯世界的戰爭、殘殺、獨裁統治等各種不幸的事件後不禁問道:600年難道不夠一個民族擺脫宿命?西元7世紀阿拉伯人被波斯與拜占庭帝國夾擊,在中世紀被突厥王朝,在冷戰則被美蘇。多數阿拉伯人仍活在一個又一個獨裁的統治者底下,即便2009年「阿拉伯之春」爆發後一度產生改變的可能,但阿拉伯世界後來又再度回到了往日絕望的軌跡。

阿拉伯之春時埃及開羅塔利爾廣場的示威者。(圖源:wikipedia)

作者在行文中也透露了一些希望:在最遠離故鄉的地方,阿拉伯人創造出驚人的文化奇蹟。例如一名移民到蘇門答臘的阿拔斯後裔阿布杜拉的阿拉伯文墓碑,這塊墓碑來自印度西北方的坎貝港,這裡盛產精緻大理石的墓碑,任何足夠負擔經費的人可以預訂墓碑上面刻上任何想要的《古蘭經》經文(偶爾加上波斯詩人的詩句),乘著每年的季風交替完成墓誌銘訂單與貨物交易,而買家則以此證明自己是一個富有的國際文化成員。又或者西班牙安達路西亞在伊斯蘭時期所產生的輝煌,讓今日西班牙語乃至於英語都有著可觀的阿拉伯語單字。

阿拉伯人也不至於妄自菲薄,作者在書末敏銳地說道:「(阿拉伯人)會在自身的歷史看到閃光……個人主義、自由主義、世界主義兼容並蓄,公民社會不是西方的一部分,是他們自身歷史的一部分。」閱讀這本《阿拉伯人三千年》能讓讀者真正深入了解阿拉伯人,探索這個獨特、偉大、命運多舛與充滿挑戰,經由一個話語所凝聚的共同體。

阿拉伯人三千年

Arabs: A 3000-Year History of Peoples, Tribes and Empires
作者:提姆•麥金塔―史密斯(Tim Mackintosh-Smith)
譯者:吳莉君
出版:臉譜出版
定價:10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提姆•麥金塔―史密斯

英國阿拉伯語學者和譯者,阿拉伯文學文庫(Library of Arabic Literature)資深學者,英國《每日電訊報》譽為「沙那的智者」。著有多本關於中東的得獎著作,包括《與丹吉爾人同行--追尋中世紀旅行家伊本.巴圖塔的足跡》、《葉門:字典國度的奇幻之旅》。現居葉門,至今已旅居阿拉伯世界近四十年。

主題照:過去20年來,我們對於阿拉伯世界仍存在許多刻板印象式。(圖片來源:Unsplash/Paradigm Visuals、Ashkan Forouzani)

內容提供:

172.30.14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