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說一段101年的故事

生於日治時期,見證台灣百年歷史的王清霜,跟隨這座島的命運變化,且戰且走,他曾和死神錯身而過的經驗,除了二二八事件,更早還曾被日本徵兵上前線……
2022/5/22
文:王寶兒/攝影:裴禛

5月12日,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落幕,舞台下充斥著掌聲、鮮花和口罩也擋不住的笑意。而匯聚最多瞇瞇笑眼的人群中心,是今年虛歲101歲的獎項得主、漆藝大師王清霜。

當天,王清霜家族共22人浩浩蕩蕩從南投縣包遊覽車上台北,他們團團圍著這位大家長,比自己得獎還開心的模樣。而家人簇擁下的王清霜,神情滿足,接受一張又一張合影也無妨,家人是最貼心的秘書,勞累了,也有家人注意,守護著他回家。

看著眼前的王清霜,如今因漆工藝成就而為世人敬重。不禁想起頒獎典禮前幾天,攝影記者和我到南投拜訪他時,則聽到他的家人敘說起那些非關工藝、卻同樣不凡的生命片刻。

漆藝家王清霜(中)今年獲頒第41屆行政院文化獎,他與兒子王賢民(左)、王賢志(右2)、孫子王峻偉(右)一家三代皆投入漆工藝創作。左2為王清霜妻子陳彩燕。(攝影:裴禛)

那天由攝影記者開車帶我從台北到南投。隨著窗外景色從水泥叢林一路到熱鬧菜市場,腦中沒停過演練不同對話情景,畢竟從約訪那刻就存在了焦慮:101年的故事,會不會怎麼說也說不全?

停妥車輛後,看見王清霜的孫子、兒女們早在屋內準備好一起相伴受訪,像吃了一顆定心丸。王清霜近年重聽較為嚴重,諸如展覽、訪談等活動,其實都不乏見到家人身影伴其左右,隨時為他補充內容,聽家人談他們眼中的王清霜,也能增添更多細節。

例如,王清霜早些年常保游泳、打高爾夫球的運動習慣,甚至一直到前幾年還會每天堅持走路1、2個小時,沒有改變的,則是天天堅持漆藝創作;他們眼中的王清霜,還可能更熟悉日本的每日天氣,因為出生在日治時期、曾留學日本的王清霜,日文仍相當流利,NHK是他最常收看的新聞來源。

家人們熟悉於王清霜的作息、習慣和對漆藝的用心,但他們笑說,有些故事其實過去幾十年來從沒聽王清霜提起,直到近年有學者到家中訪問,他們才第一次聽聞。

例如呢?王清霜的兒子王賢民說:「像是二二八事件時,他帶著學生去躲啊,那是台大教授陳翠蓮來訪問時,我們在旁邊聽,不然他是不會跟我們說這件事情,聽了才稍微知道。」

原來,當年王清霜從日本留學回台,回到母校(台中工藝專修學校)任教沒幾年,就碰上二二八事件,鎮壓部隊如星火燎原擴及各地,年僅25歲的青年教師王清霜,在危急時刻沒有亂了手腳,而是緊急聯手其他師長,將學生們疏散到各地去。

我問,當時王清霜協助疏散的學生多嗎?王賢民說,其實那時政局變化下,沒太多人在讀書,追擊戰到處都有,王清霜還是帶各個學生去躲,有些學生被他從台中帶到南投,有些學生是送回家中,「安排到後來,整所學校剩他跟另一個老師撐到最後。」

聽起來是很危險的過程。王賢民搖搖頭說,當然危險啊,但「當老師就是有他的責任感在,會覺得自己要保護學生到最後一刻。唉……不過我爸說他自己很幸運啦,因為後來他回到工廠這邊,似乎就有別的老師被槍斃了。」

老百姓在大時代洪流面前,永遠都是那麼渺小。

生於日治時期,見證台灣百年歷史的王清霜也不例外,他跟隨這座島的命運變化且戰且走,和死神錯身而過的經驗,除了二二八事件外,更早還有一次是日本徵兵上前線,他人已在港口準備出海,但因為肺出了毛病,臨時被「退貨」,一艘小船上前線,一艘小船回家,他走上了那條回家的小船,後來才知道,另一艘船出航後就被美軍炸了。

王清霜逾百歲依舊健朗,看見攝影記者,他默默轉動一同合影的作品,將最能展現功力的繁複圖案秀給鏡頭。(攝影:裴禛)

這些驚心動魄的過往,王清霜過去不和人主動提及,據王賢民引述,這兩次事件,後來都是王清霜口中「一生最幸運的時刻」。

今年逾百歲的王清霜,其實仍舊像當年那名堅守校園、疏散學生到最後一刻的熱血教師。訪談間,不只我們向他提問,他也對我們提問:「之前有沒有看過這種漆器?」、「有沒有看過人製漆?」接著詳細的從漆樹談到漆器製程,如數家珍又細心的口吻,那些沉重的歷史故事,反而顯得不值一提。

王清霜的兒子王賢志說,其實王清霜就是傳統而沉默的爸爸,為人低調,不會多說什麼,始終投入在自己的領域,以此照顧家人,「早年提起二二八事件很敏感,他不想多提,也是不想為家人帶來可能的麻煩。」

101年的人生故事,也許真的很難說得完美而周到。好在,王清霜擁有那麼多有愛且有心的家人們,不光傳承漆藝,也在近年陸續透過傳記、展覽等方式,一棒接一棒,讓王清霜的故事繼續說下去。

主題照:王清霜15歲進入台中工藝專修學校漆工科就讀,並受日本工藝家、校長山中公推薦,赴日本東京美術學院工藝科(現東京藝術大學)留學,成為台灣首批赴日留學的工藝家。(攝影:裴禛)
172.30.14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