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尹錫悅戒嚴風波 看韓國人的示威文化
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晚上路過自由廣場看到好幾個腳架對著牌樓架起相機,初學者操作熟悉自己的相機,了解光圈、快門、感光度、鏡頭等影響照片的成因,慢慢從中拍出一張張自己喜愛的照片,那是一種成就,一種喜悅,會讓人入迷。
攝影記錄每個美好的時刻,智慧型手機出現後讓記錄影像更加容易,但即使像現在手機方便記錄更方便,還是很多人想拿著相機嘗試拍出不同的畫面。
想起學生時代相機還沒數位化,沒有智慧型手機,一卷36張的膠卷,拍照的數據可是要一格一格用手寫記錄,再透過沖洗,才能從中找到答案,拜科技之賜,數位化之後,所有數據跟著照片一起被寫在檔案之中,按下快門,不需經過沖印,馬上就可看到拍出來的影像,比起以前,真是一種幸福。但過去的歲月留下的寶貴經驗,同樣在攝影者的血液裡,留下不可抹滅的記憶,這樣的幸福,只有自己知道。